十四、落日马场

    十四、落日马场 (第2/3页)

车,连夜赶往锡林郭勒。经过了六个小时的行驶,终于见到了那草原明珠的模样。

    虽然已是深秋,百草多已多见枯黄之相,但不得不惊叹小草的风骨,依然在风中飘摇挺立。

    黄绿相间地一片,延展向远处的天边,与蓝天白云相映,更显悠远绵长。

    偶尔一匹快马跑过,矫健而神骏,撕开虚空,追风而去,甚是潇洒快意。

    骏马追风天地远,流星赶月乾坤变。

    身在大草原,他愿变成一匹骏马,追逐梦想的天堂,恣意驰骋,天地间,唯此刻最逍遥。

    行出两小时,草深地软,不适合继续开车行进,他便找了一家农户,将车寄存在这里,换成一匹青马继续赶路。

    这是一家老牧民的居所,仍以蒙古包为屋,后面围了一个半亩地大小的牲口圈,分为马棚、牛棚、羊棚,两头各栓着一头一米长大狗进行看护,防止野兽的侵袭。

    老人名叫阿布都,有六十多岁,老伴已去世,和儿子一家居住,他儿子、儿媳白天会去市集上贩卖牛羊肉和皮毛制品,老人和一个十岁大的男孩,在家里放牧。

    赵元康赶到他家借马时,正是午饭时刻,老人炖好了一锅羊骨头,喝着自家熬制的奶茶,一见到有客人,立刻让他坐下,热情地招呼他一起用饭。

    赵元康知道蒙古族热情好客的习俗,如果拒绝了,反倒让人家不高兴,他也就不再推辞。

    老人又拿出了一盘手抓肉和半瓶马奶酒来招待他,两人边吃边聊着。

    “小伙子,你怎么一个人跑到这儿来了,你这是要去哪里啊。”老人口音生硬,显然不太习惯用汉语。

    “阿公,我是听一个朋友说,这里原来有一个神奇的落日马场,想找到它的遗址,看看当年成吉思汗铁骑的风采。”赵元康找了一个老套的理由。

    “哦,那可是时代久远的传说了,也幸亏你碰到我,年轻时,我曾游历了整个锡林郭勒大草原,追寻大汗的足迹,也曾惋惜过那纵马天下的落日马场,竟随历史尘封了。”

    这老汉本来一副弱不禁风的身板,但没想到一提起当年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原本黯淡的眼神,突然绽放出光彩,整个人仿佛经过严冬,迎来春天的小草一般,立刻生机盎然了。

    “那您知道这落日马场的所在吗?”赵元康尽量克制着心中的激动问道。

    “当年,我们蒙古军所到之处,无不丧胆,攻城略地,无不凯旋。铁木真大汗(成吉思汗)曾豪言:落日之下,尽为我蒙古人牧马之地。与你们汉人所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一个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