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珍妃镜

    三十、珍妃镜 (第3/3页)

    这一首《古镜歌》,将古镜神韵风姿描摹得如诗如画、魅力无穷。

    这镜子款式仿古,但工艺明显传自西方,应是当年外国进贡的宝物。

    珍妃相比于其他妃子,喜好西洋玩意儿,是第一个尝试照相的清宫妃子。这精致玲珑的宝镜,绝对是她的心头之爱,以至于作为陪葬物带入陵墓。

    女为悦己者容,作为一个容貌艳丽的女子,她自然喜欢这映照美丽容颜的镜子。

    即便是现代女子,化妆成为生活的日常。如果能有这样一件炫彩夺目的宝镜,肯定能让她们更加自信,更加容光焕发。

    古镜,在中国传统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古代盛水的盆,被称为鉴,是最早的镜子。

    最著名的典故,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这对千古一帝和千古名相之间的故事。

    魏征曾有这样一段警醒世人的名言: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而收藏古镜,也成为一大门类。古镜之中,以秦镜较古,流传到今日的秦镜,都可说是稀世之宝了。

    古代文人雅士,常以古镜赠予死者入葬,以镜殉葬,有昭幽冥之意。逐渐形成文化习俗。

    古人更以明镜高悬,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执法严明,判案公正,办事公正无私。也比喻目光敏锐,识见高明,能洞察一切。可见,这古镜以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标志了。

    “这宝镜有何妙用?”赵元康看一眼后,就未曾离开过这面宝镜。转头向珍妃魂魄问道。

    “我只是觉得它工艺精湛,那宝石莹莹精光绝美至极,也就是喜欢它,留个念想,至于它有何奇异,我一个凡夫俗子,就不知道了。”珍妃幽幽说道。

    既已找到了珍妃镜,通海一挥手,将珍妃魂魄收入八卦葫芦内。

    “我也不能参透这宝镜的玄机,但我觉得应该和阴阳镜有相似之处吧。”通海猜测道。

    “阴阳镜,乃是封圣榜中殷洪的法宝,分阴阳两面,专照人元神,可定人生死。故老相传,镜子有吸人魂魄的功能,这镜子以入土上百年,应该已有阴邪之力了。”通海望着那面古镜分析道。

    “恩,镜子也能反射光芒,可能还有攻击的手段吧。”赵元康也异想天开地附和道。

    “好了,不说了,咱们大功告成,速速离开吧。”

    二人得了宝镜,心情舒畅,沿原路返回,也没遇到什么阻碍。

    这一番折腾已是后半夜了,二人回到旅店便呼呼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