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诗和酒

    四十六、诗和酒 (第2/3页)

地诗词协会组织的一个活动邀请,他不得不去参加。

    国学社经过上次的查封事件,让他更加谨小慎微,一些重要的活动,他必须亲自出席,多结交一些圈里人,对于宣传和巩固国学社有很大帮助。

    这次文化沙龙活动,集合了当地的很多书画、诗词、音乐圈的名流,甚至有一些退休的老领导参加,可说是文化荟萃之所了。

    他只得安慰若汐,尽管这女孩性格较文静,属于通情达理类型,但也对他颇有微词,嘟着嘴,一副失落的样子。劝了半天,才说了句下不为例。便约了一位女教师下班去逛街了。

    六点半进入会场,这场名为“起航之舟”的沙龙,在当地锦江饭店四楼宴会大厅内,邀请约二百人参加,入场签到、入座后,他与邻座的人交换名片,打着招呼。

    七点钟,准时开启。伴随着舒缓的古琴乐声,一位四十多岁的文质彬彬男人走上舞台,他便是这次聚会的发起人,当地文汇报主编、诗词协会会长李思同先生。

    李先生首先感谢各界文化人的到来,共飨盛举。随后又介绍了两位新锐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对他们进行了访问。

    说实话,赵元康虽身在文化圈,但对于小众文学不那么关注,对于这两位新锐作家没有什么印象,当场查阅了他们的作品,也是缺乏深度,只是一家之谈、无病呻吟之作。也就是在当地作些宣传罢了。

    随后,又有几位书画家,现场奉上作品,倒是有几幅字颇见功力,毕竟这工夫可不是一两年就能拿得出手的。

    在座各位都是舞文弄墨之人,没吃过猪肉,也见过不少跑的猪,没两下子可唬不住人啊。

    其中,一个年轻人的行书作品,颇为出彩,据说那人是王羲之后人,让赵元康颇为赞叹。

    这场沙龙的格调还是蛮高,用餐为高档西餐,红酒牛排、三文鱼、意面、奶酪、皮萨、鹅肝等一应俱全,还有小提琴伴奏,更显幽静清新。

    但赵元康不太喜欢这种西餐风格,一帮中国人聚会还整这些洋玩艺,倒不如中国地道的菜式,来上二两白酒,一曲古乐,有超然的意境呢。

    就说这左刀右叉,使用起来总是别扭,哪如筷子灵活顺手啊。

    众人落座,边吃边谈,一些人就与同桌人讨论自己写的诗词。

    对于诗词一道,他也有所研究,只是作为游戏之作罢了,但听了在座几人的交谈,他倒是有了几分信心。

    这几人年岁都已有五十开外了,可能之前在机关单位当领导,写点诗词受到下边人的追捧,就觉得自己水平挺高了。其实,只能算打油诗吧,勉强押韵,但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