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要收秋了!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三十章 要收秋了! (第1/3页)

    尽管要承包五十年,但是杨元估计也用不了多少钱。

    前几年村里有人种桃树,承包了几百亩耕地。杨元家里有一亩玉米地,也在那一片里面,被承包了进去,一年才五百来块钱。

    这还是种田的耕地!

    而杨元要承包的三座荒山,说是鸟不拉屎也不太过分,并且十分偏远,都快出了杨庄村的范围了。

    从二龙山另一面山坡下去,不到五百米就到了另一个村,白崖沟了。

    所以自然承包费高不到那里去!

    李良材之所以在杨庄村威信高,最主要的是为人公正。

    在他们那代人心中,信仰还真不单只是嘴上说说的。

    谈了一个多小时。

    李良材没有拍板,一是关于承包费用,要村里其他人讨论下。二是手续问题,承包林地,要县里报备的。

    办下来,大概要一个星期时间。

    杨元一想,时间足够,野猪仔最早下的不到两周,有的才三五天。

    至少五周才能断奶。那就一个多月。

    即便是要上山放养,也必须在断奶之后。

    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做前期的准备工作。

    “对了,大伯,以后我承包的山上会种树,种草啥的,这些也要写在承包合同里。”

    “你想咋折腾都行,只要别把山头给刨倒了就成。”李良材点了点头。

    和李良材议定,杨元告辞,出了村委会。时间不早了,正好回家吃饭。

    杨元家在村西头,原来这边是村中心,后来人们嫌这边地势高,路不平,不好走。后来渐渐在村南边盖房,大部分人搬了过来。

    村中间那条小河的北面,现在已经没有多少户人家,都是没人住的破旧房子,一水儿的石头黄泥砌的墙。

    很多旧房子,没人住,早就塌了。

    杨元他们家还是老宅子,听爷爷以前讲,他们祖上是的大地主。

    那时候整个杨庄村都是老杨家的家业,其他姓的都是杨家的佃户。

    最繁盛的时候,不仅杨庄村,就连附近几个村子的地,都是他们老杨家的。

    按照杨元爷爷的说法,当时这道河的地,一多半都是老杨家的。

    这道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