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五章 深耕线下

    第两百六十五章 深耕线下 (第3/3页)

笑的跟他们握了握手,算起来厐东胜跟马芸还有点关系,早年在阿里曾经做过业务员,国内第一个导航网站2345就是他创立的,可惜这家伙当年并不知道导航网站存在的意义,最终只能2000万美金卖给了千度老李。

    而另外一位,赵旭也听说过,是国内博客领域的先行者,国内最早的web2.0创业者之一,曾经的博客网站blogku,bolgmedia,也红火过一时,可惜随着鑫浪等当时的巨头入场,这两个网站也消失在了残酷的竞争之中。

    十个家常小菜陆续被端了上来,服务员下去之后,四人推杯换盏的来了几口酒,也逐渐熟悉了起来。

    其实接到张季学的合作邀请,赵旭也是蛮意外的,要不是对张季学的公司有点印象,他根本不可能答应这次会面的。

    以现在琴声系的体量,张季学的公司就像小毛毛虫一样,无论是影响力还是资本都入不了他的法眼。

    赵旭之所以答应见他们一面,是因为前世回到这个时代之前,传统线下广告媒体之中,张季学创立的新潮传媒明目张胆的在公司营销部门,要当时的线下广告传媒老大-奋众传媒真刀真枪蛮干一场的公告。

    争斗的广告合同都是上亿的,抢到一份合同就回馈投放广告商一千万人民币的合同,可想而知回馈力度之大,都能够跟当年上市之后在全网轰炸似发福利的某宝有的一比了。

    以当时新潮传媒十几亿的体量,向将近两千亿市值的奋众传媒开战,在很多人眼里都是鸡蛋碰石头的下场,可随着开战之后奋众传媒市值的一路下滑,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跌破了18%的市值,可谓是将看笑话的所有人都弄懵了。

    自此以后奋众传媒市值节节下滑,几个月时间就被砍掉了将近50%的市值,由此引发的后续印象持续悠久,到赵旭回来之前也只是时涨时落。

    要知道当时在电梯广告领域之中,在核心城市核心楼盘覆盖率上,分众奋众传媒占据着70%以上资源,是这个行业最大的巨头。

    而当时电梯广告媒体行业新潮传媒只是排行老三,就这么一家小独角兽企业,干掉了奋众传媒近50%的市值,哪怕是由于当时的国内股市行情并不怎么好,但谁也不回去否认新潮传媒背水一战的影响。

    哪怕是跟奋众传媒合作的还算愉快,赵旭也不介意让线下广告媒体的格局做出新的改变。

    赵旭当然明白,张季学、厐东胜、舒易三人也不是找不到投资的资本。

    在IT行业滚打摸爬十多年,曾经也是某些时候的弄潮儿,人脉还是有着不少的,找个十几二十亿的资金的本事还是有的,这次找上他,肯定不只是想要获得投资,更加重要的是需要他在大城市大城市之中给他们争取更多的电梯传媒市场份额。

    对于这点赵旭是心知肚明的,他名下没有多少楼盘,但赵勋声以及诸多合作伙伴有不少是现在房地产行业的大小巨头,有着赵旭的全力支持,新潮传媒发展不快都不行。

    虽然广告合同都是几年一签,但是每个核心城市核心楼盘到期的时间不定,慢慢蚕食下去,奋众传媒的大好形势说不定就走向沉沦。

    哪怕如同前世一样,老马抄底投资奋众传媒,也不可能抵挡这股浩浩荡荡的大势。

    这些年在线下广告的投入,每年琴声系都要投入上十亿人民币,看似诸多公司分摊下来不多,但也不算少,他本来就有在线下深耕的想法。

    前些年他的目光放在互联网之上,对线下的发展并不是多么热心,但随着琴声系各个子公司的发展壮大,对线下的各种资源进行深耕开发也是不可缺少了,而明年到后年这一两年内就是个很好的时间,趁着大多数互联网巨头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奋众传媒股价持续性走高,等待着股价回落的抄底,还不如另辟蹊径的扶持一家小公司慢慢成长起来。

    没错,赵旭并不仅仅是想投资这家公司,而是想收购一家线下传媒型公司,拓宽琴声系的宣传渠道。

    线上的广告型传媒公司,已经有欢聚传媒、微博、UC等企业,这些年赵旭一直在加强对线上宣传渠道的拓宽,而现在也到时候轮到线下了,新潮只是他的一个选项而已,现在新潮就连行业第三的位置都没达到,他的选择余地还有很多,根本就不担心张季学三人不同意收购的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