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夺船(三)

    第六章 夺船(三) (第2/3页)

或被裹挟,既如此顺水推舟又如何,给谁裹挟不是裹挟?

    “俺要想去辽东呢?”不和谐声音响起,王轶看去,乃最先说话那人,只不等他开口,张佐恩却勃然色变,接茬骂道:

    “咋的,李孝昌你还想认贼作父,行那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事不成?俺可告诉你,俺既然跟他们有血海深仇,当也看不惯想去投奔之人,真想去倒也可以,先问过俺手上这把刀同不同意。”

    这话说的斩钉截铁,让手下人刮目相看的同时也让王轶侧目不已,其人此番言语无非说给自个听以表忠心,顺带帮他唱唱红白脸,如此看来当是一心思剔透之人,只缺点也甚是明显,太过怕死。

    他既然自愿得罪人,王轶当然不会辜负其一番好意,和颜悦色的开口劝道:“张甲长言重了,你的心情我理解,不忘初心是好的,但众位弟兄咋说也在一个马勺里舀饭吃了这长时间,太过撕破脸皮都不好看。”

    “人各有志,我也不强求,但此事需办得隐秘些想来各位都能理解,否则兄弟这颗大好头颅就得搬家,所以,少不得委屈下不愿一起走的弟兄,在我等出海脱离船队之后,自会奉上小船,以供其追赶船队,如此可好?”

    起先制作计划时,有人提议只将此事告知火长舵手与几个甲长,瞒着其他人,以防现在就闹起来不好收拾,等船队起航时直接跑偏,造成既定事实,却给王轶一口否决。

    他的理由倒也充分,里面若真有人对事情不满进而鼓噪闹事,并成功取得多数人信任,那他准备派往这船用来处置紧急情况的十来个人手根本挡不住,对方有绝对的兵力优势。

    当然,这风险如今也有,可被他这么一番连消带打,成功希望还是比较大的,最不济,他也能锁了舱口引爆火药桶再退回去,然后率众跑路。

    “王大人想的周到,属下只是随便问问,俺懂点礼义廉耻,更不愿给人当奴才,并无投靠鞑子意思,俺跟您走。”李孝昌说话不卑不亢,他倒想的清楚,什么给船放人之类纯粹鬼话连篇,保不齐那船得漏水,他只想确认下这位王大人如何回复,好为日后做打算—

    别看他一身穿着邋里邋遢,可也是货真价实的读书人,有秀才功名在身,外出游历时倒霉催的给乱军裹挟,后被分派到船上,对此心不甘情不愿,平日遇事绝不出头,一直混迹战兵堆里,防着给家族带来灾难。

    虽然意志不太坚定,没想着杀身成仁以死报国,但他对投降后金却绝无兴趣,以前抄录的官府邸报对其影响到底还算深刻,多年教育下来形成的三观也能起点作用,又知晓乱兵作孽太多为朝廷与当地缙绅所不容,更不敢回去,这几天正为此发愁。

    刚才辅一听说不去辽东,李孝昌心底立马暗喜,但他得为自个负责,总不能跟着位不靠谱的哨官跑路。按他意思,这位若一开始就强硬无比,说些不从便杀的话,那此人也不过莽汉一个,跟着没甚前途,后路需早做打算。

    可若能略知变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