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招魂

    第五十七章 招魂 (第2/3页)

你说话的声音得大一点才行,袁老年纪大了,耳朵有点背。”

    袁中一连忙说道:“耳朵是背,但年龄还算不上大,彭祖寿高880,我才零头,算什么年长。”

    中年妇女走过去将阅览室的门关上,转身对袁老认错,“是!是!你还年轻,我说错了!”

    “诶!这才对嘛!”袁中一点了点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浮满绿叶的浓茶,马上又对中年妇女道:“小钱,赶紧跟人倒茶啊!”

    “哦!哦!不好意思,忘记了!”中年妇女转身弯腰去拿搁在墙角的保温壶,摇晃了一下,发现里面没有了水,便道:“我现在去烧!”

    袁中一苦笑了一下转头对成默说道:“我这地方平时也没啥人来,准备不周,抱歉了。”

    成默连忙摆手,大声的说道:“不要紧,我不喝。”

    袁中一则对中年妇女说道:“你去给小同学买瓶饮料来吧!现在年轻人谁和我们糟老头一样喝浓茶啊!都喝饮料。”顿了一下袁中一对成默说道:“小同学你要可口可乐还是冰红茶,又或者别的什么?”

    成默诚恳的说道:“袁老先生,真不用,我不喝饮料的,我就是有些关于秦朝的问题想要咨询一下您,您只要帮我解惑,比给我喝什么都开心。”

    袁中一也不是矫情的人,点了点头,十分大气的一挥手,“行!说到秦朝的问题,不管什么问题我都可以回答你,如果我回答不上来,也就没有人回答的上来了”接着袁中一叹了一口气,“前2年还有一个,但是已经驾鹤西去了!”

    成默知道袁中一指的是已经故去的清华的考古建筑学家的杨鸿勋,实际上杨鸿勋和父亲还算的上个是同事,于是成默稍稍低下头,压低声音说道:“杨老先生去世,是华夏考古学界的重大损失。”

    听见成默直接猜出了自己想要说的人,袁中一眼睛亮了亮,打量了一下成默,“你是谁的学生?”

    “我还是个高中生。”成默犹豫了一下说道。

    袁中一也不介意成默的年纪小,饶有兴致的问:“怎么?是对秦朝有兴趣,纠结该不该考历史系?”

    成默道:“不是,我最近在写一篇网络,就是想了解一下关于秦朝的招魂的事情,所以拜托了长辈联络您,希望您能指点一下。”

    袁中一恍然大悟,但是略有些失望,不过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转了个身,面对着成默,随手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浓茶,然后盖上盖子说道:“先秦招魂习俗与招魂,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不过专门研究这方面的不多,我也只是略知一二,我大概的说一下啊!先秦时代,人们普遍认为生命是元气变化而成。魂是阳气,魄是阴气,魂魄会合成为一个具体的生命。人之初生,便有精神依附于形体,精神为魂,形体为魄。人之将死,则魂气上归于天,形魄下归于地。这就是人的生命往复轮回的过程。人的魂灵若是离开了形骸,短期的就会致病,长久的便是死亡。于是在先秦习俗中,便出现了招魂复魄的仪式。这种习俗后来融入礼仪,成为古代葬礼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儒家经典称之为‘复’。‘复’,就是使离散的游魂复归于形体之意。在先秦等级分明的社会里,招魂的礼仪因为死者身份的差别而有着不同的规定。”

    “据《仪礼士丧礼》记载:士人如果寿终正寝,则由一人招魂若是国君死亡,招魂的仪式就更为繁复,场面也更为隆重。国君设有专门的招魂之官,名曰夏采。另外还有祭仆、隶仆,亦参预其事。《周礼、天官》记载道:天子、国君去世后这种招魂的仪式一直延续到了清朝,辛追墓出土的t型帛书就是招魂幡,葬制上叫做招魂复魄。”

    袁中一这一大概就说了半个多小时,成默也认真的听了半个多小时,可并没有听到他所需要的细节,当袁中一提到“招魂幡”的时候,成默便问:“招魂幡只有帛书的形式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