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九章 (第2/3页)

非福,国事无小事,切不可轻视大意,虽知己知彼,但仍需深思熟虑,小心应对。”王文乐严肃地说道。

    “嗯,父皇所言极是,朕自当小心从事。”朱棣点头说道。

    “王文乐,你立了大功,朕不吝赏赐,文武官职由你选,朕来考虑给你一个官阶。”朱棣笑着说道。

    “皇上,小的只是替太祖带了个话不敢居功,此乃皇上之洪福齐天,太祖他老人家护佑我大明,这功劳与小的没一点关系,再说小的乃是一介散人,胸无大志又胸无点墨,若为官恐误国误民,小的惶恐之至,若皇上怜悯小的,求皇上赐小的几亩薄田,几间草屋,些许银两,小的再娶个糟糠之妻便心满意足了。”王文乐行大礼恭敬地说道。

    “咦,你不是希望有个大宅子,良田万顷,妻妾成群,仆从如云吗?”朱棣戏虐地说道。

    “回皇上,穷人的富贵梦让皇上见笑了。”王文乐哭笑不得地说道。

    “朕在之前听父皇教你给朕讲的故事里已知你志在发财,不想出仕,朕觉的你是看不惯它们,因为你害怕有一天你也会和它们一样,朕说的然否?”朱棣悠然地喝了口茶然后说道。

    “皇上圣明,小的惭愧。”王文乐行礼说道。

    “何愧之有?”朱棣笑着问道。

    “论厚黑小的不如也。”王文乐苦笑道。

    “哈哈,恰如其分,那你觉得朕如何?”朱棣语气严肃地问道。

    “皇上,小子万死,请皇上恕罪,小的明白了,小的愿意为皇上效忠。”王文乐再次行大礼说道。

    “算你小子聪明,朕恕你无罪,说来听听,朕很好奇。”朱棣也为王文乐反应之快而问道。

    “皇上恕罪,那小的斗胆就说了,修书、治河、北伐、南征、下西洋永乐一朝全干了,皇上实乃千古一帝也。跟着皇上干有肉吃,因为皇上讲义气,今后小的只效忠于皇上,只要小的低头做事,用心为皇上办差,任它东南西北风,小的自有皇上罩着。”王文乐笑着笑道。

    “哈哈哈哈哈,马屁精,你小子也精于此道,见过拍马屁的,没见过你这么拍马屁的。”朱棣心怀大畅地笑道。

    王文乐这次没有笑,行大礼严肃地说道:“皇上,小的不会拍马屁,小的说的都是实话,这桩桩件件都是动摇国本的大事,为什么在永乐一朝都能全干了,都是因为皇上极力推动的啊,他们想偷懒也不行啊,干这些事哪个不是浩银巨大,这说咱永乐朝有钱啊,咱花得起,这不就是国力的象征吗?我大明若不是强大如斯,这巨大的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何而来?最简单的道理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没人能点石成金,这银子不会凭空变出来,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皇上一直奉行节俭,压缩宫中和各部司的用度,自然就知道开源节流这个道理,如果皇上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