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第2/3页)

决,最终可拖垮我大明的国力。唯有行致命一击,也就是国战,消灭鞑靼和瓦剌的主力,并扫清残余部落,方能彻底解决漠北之患,使我大明长城一线由边防重地变为正常防卫之地,由重兵防守变为轻兵防御,如此方可甩掉这沉重的负担。

    而漠北之地则可成为我大明边防的缓冲区,届时水草丰盛之地皆为我所占,各个部落皆置于我大明的管辖之内,成为我大明的牧场,大力发展畜牧业,与我大明关内的农业互补,取长补短,各取所需,待局势彻底稳定之后,以牧场为中心划分地域分封给有功之臣。

    若如此,我大明今后将分为关内和关外,关内如同现在一般,是我大明的主干,皇帝亲历其为的主政之地,而关外则交给有功之臣划地而治,只要听令于皇帝的命令,足额缴纳税赋,治理有方者,除给封爵封王更可世袭。对于皇帝来说关内之地寸土必争,而关外之地乃是前线,战场之地,犹如现在之漠北,之前两伐漠北所占之地已经尽失,所以不必用关内治政思路来控制关外,若有不轨之心其它部落可群起而攻之,瓜分其财产和领地,骑兵之特长乃是速度,如若深入我大明腹地,届时切断其退路,皆死无葬身之地尔,此乃兵法大忌,漠北之敌从来都是只劫掠我大明边镇,决不敢深入腹地,就是这个道理。

    在彻底解决了漠北问题之后,至少可以裁撤三十万的边军。这节约下来的军费开支,可用于民生也可用于发展军事。

    众所周知,我大明乃是农耕文化,可自给自足,并有各种各样的军事武器来打击敌人,主要兵种乃是步兵。而漠北之敌乃是游牧部落,主要兵种乃是骑兵。自古以来,骑兵对步兵就有着绝对的优势。在今时今日,虽我不惧骑兵,但与骑兵作战我必是重兵压上,辅以车阵、拒马、弓弩、火铳及长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