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强子转正

    第四章 强子转正 (第2/3页)

划内的,承包起来没风险,好多人都想干呢。”强子说。

    “这就好办了,这样啊,你回去琢磨琢磨,写写你们车间加班加点团结奋战的先进事迹,里面一定要有你,剩下的事情我来办,这件事越快越好,一回厂你就马上来找我,记得,要抓紧!”

    “哎呀,还是你有办法啊,那真是太谢谢你了。”陈支书故作感激的双手紧握住刘科长的一只手,边说边上下摇晃着。

    陈支书父子走后,刘科长点了根烟,琢磨起来。陈支书很有能力他是有感觉的。他去别的村招工时都是直接和适龄青年谈,只要本人愿意,家里人也同意了就行了,村干部们干涉不到人家的自由。农村土地承包之后,大集体的组织就变的很松散了,农民大多各顾各,村干部们威信也越来越低。但陈家沟不同,进了陈家沟没有他陈支书点头,一个工人也招不走。陈家沟的集体凝聚力依然很强,这个村子九成多的人家都姓陈,封建宗族观念绝对是雷打不动水泼不进的。你说他们思想顽固落后吧,他们也学习科学种田;你说他们思想积极进步吧,他们村很多不到二十的后生都当爹了。想想挺有意思。

    改革办最头痛的就是人事改革,厂里人浮于事、闲人多多,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很多都是历史遗留问题。武志学认为,想好好干又能踏实肯干的留下;整天混日子的走人。但谁又会主动站出来说自己是混日子的呢?树正面模范、抓反面典型就成了他展开人事改革的头一刀。

    强子就在这样的形势下,在刘科长的精心策划和安排下,成了纺织厂的正面模范。纺织厂对强子的奖励是:提前转为正式工。

    将一个临时工树立成模范也是武厂长乐于看到的。很多农村临时工进厂没几个月,就被一些不良风气带坏了,勤劳朴实的农村姑娘来了半年就学会了偷懒耍滑、学会了虚荣攀比、当然也学会了描眉画眼之类的一套。以前的大锅饭搞得老职工们不出力也就罢了,新生力量也不出力的话,厂子的效益能好就怪了。

    强子和他爹去找刘科长的事他谁都没说,包括大庆。强子在他爹的影响下越长越有心计。爱思考的人话都不多,这一点他和大庆越来越像了。当然在强子心里,自己是在思考问题,大庆纯属愣神发呆。

    强子领悟力很好,消极怠工、偷懒耍滑他都不用学,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回事。他虽然从农村来,是个临时工,但很多正式工很快就收起了对他的轻慢态度,因为强子不穷,甚至比他们大多数人条件还要好一些。强子去了两次职工舞会就学会了跳迪斯科,而且跳的很棒。强子和他们闲聊时,说到自己去惠风楼吃饭,碰到武厂长带着个漂亮姑娘,漂亮姑娘叫王楠,也是厂里的,漂亮姑娘那个美啊·····。起初他们都认为强子在吹牛,可没多久就发现,漂亮姑娘的细节如此真实,人家强子说的是真的。

    强子没用三年,只用了半年多点就转正了。在工人老大哥作为城市甚至国家发展的骨干力量的1984年,收入要远高于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作为阳江市纺织厂这样的大企业,福利待遇更是优越。承包责任制改革是要裁人的,提前转正这件在当时形势下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彻底征服了他身边那些自己为是的正式工。

    强子以前怕他爹,现在也怕,但怕之外更多了些钦佩:姜就是老的辣。强子知道其实老爹拿出那五百块也要咬着牙,但为了自己的将来,他舍得。

    强子懂了:好钢就要用到刀刃上,有限的资源就是要集中起来办大事,对这些市侩虚伪的人就是要用钱开道!强子从此充满了对权力的向往,他想成为收五百块给别人办事的人。个体户有钱,但赚的辛苦,还让人瞧不起。有权多好,舒舒服服的喝着茶水就把钱装兜里了,别人还要求着人家把钱收下。别人求着你挣钱和你求着别人挣钱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

    强子爱钱,爱的和很多城里人不一样。城里人挣钱喜欢攒着,没事拿出存折看看攒了多少,心里美滋滋的,有的未婚男职工还把自己攒了多少钱作为找好对象的自身优越条件。强子想挣钱是因为喜欢花钱,不光给自己花。强子义气,你敬着他,把他当朋友,他就不对你吝啬。

    强子喜欢打篮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