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如此这般

    第十三章 如此这般 (第2/3页)

 张宏宇坐着拉风的标致505,用了三天时间,调研了七家社办企业。了解了具体情况后,他感到十分无趣。六家正在运营的企业效益都比较差,盈利能力很低,他们的存在只是给农闲时来务工的农民增加了一些收入。最可气的是石灰厂,产品质量不高就算了,还把周围的环境搞的又脏又乱。工人就在满是石灰粉尘的环境里工作,也没什么保护措施,一个个满脸白灰,像极了一部文艺作品里的“包身工”。张宏宇觉得,这样的社办企业就该取缔,根本没必要谈什么归属问题。就算能增加农民收入,也是增加了来干活儿的几个农民的收入,帮不到乡里大多数农民。

    正月二十五,赵光明继续组织所有成员开会,同时召集了各企业的负责人。

    “我们今天这个会主要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咱们一家一家说,商定好具体办法后就抓紧落实。那就先由砖厂的负责人开始吧。”赵光明说。

    “我们大梁屯公社取消后,改为了大梁屯乡,砖厂的厂址还在新成立的乡里,主要工作就是一些财务统计名称的变化,不涉及企业拆分、归属等内容。”砖厂负责人说。

    “我们养鸡场和砖厂的情况一样。”养鸡场负责人说。

    “我们木材加工厂的加工点比较分散,基本上都是农户在家作业,加工好后统一送到仓库来,有的加工点现在已经不属于我们乡,这些加工点的农民想在现在所属的乡再开一家木材加工厂,和原厂分家······。”木材加工厂负责人絮絮叨叨说了一堆。

    ······

    会议开了一上午,张宏宇对他们说的话几乎都没听进去,他觉得:

    这些事根本不需要成立什么经改办,乡里相互协调一下就办了,自己这个副主任实在是不该在企业如何分家的问题上出什么主意,这些都是农民们自己的事,农民自己能做主的,政府就不该指手画脚。赵光明这个老头可能压根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从一开始就把工作方向搞错了。

    散会后,张宏宇主动找到赵光明,他想着自己既然来了,总还是要出些力的好。

    “赵主任,我有些想法想跟你汇报汇报。”张宏宇说。

    “你说吧,抓紧点时间,我马上要去找县长汇报工作。”赵光明说。

    “我认为我们经改办是不是应该在这几个企业未来如何发展上做做工作,至于他们的财产如何划分,有什么利益得失,就让下面乡里自己协调好了,你说呢?”张宏宇说。

    “你刚来,不了解各乡镇的实际情况,你的首要任务是服从组织安排,落实好组织交代的工作。好高骛远的事就别瞎想了,你回去吧,我这里还有事。”赵光明不耐烦的下了逐客令。

    张宏宇憋着一肚子火,重重的摔门走了。

    “什么素质!”赵光明向着刚关紧的办公室门喊了一句。

    张宏宇回到招待所,无聊的打发着一天天的时间,他再也没去过经改办,他不想看到赵光明那张顽固不化的脸。直到四月份的一天,经改办的一个干事满头大汗的找到了他。

    “张副主任啊,你可让我好找,我打听了半个多小时才知道你在招待所住。你快点吧,曹市长来县里考察工作了,对咱们经改办的工作十分不满意,点名要问你具体的工作怎么干的,你却不在。书记和县长正在县委会议室里挨骂呢。”小干事说。

    张宏宇急急忙忙赶到了县委会议室,敲了敲门,没等有人回应就推门进去了。

    “谁让你进来了?出去!”陈承志见一个陌生人也不敲门就闯进了市长所在的会议室,一脸怒气的冲张宏宇喊道。

    “我来跟曹市长报个到,这就走。”张宏宇说。

    “宏宇,你留下来,我有话要问你。”曹市长对张宏宇说完,又对陈县长俩人道:“你们俩的问题待会儿再说!”

    “你来连城县这么久了,基本的工作纪律都不懂?去下面做调研工作都不跟领导打招呼?市里为什么在连城县搞这个社办企业的试点?你知道市领导对你的重视么?为什么这么久了这些企业还是可有可无、半死不活的样?”曹市长抛出了一连串极有深意的问题。

    县高官吴德仁和县长陈承志在一边听了曹市长对张宏宇的问话,也都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俩人都在想:原来这小子就是张宏宇,他怎么让曹市长这么上心?难道他来连城县还有别的特殊工作安排?市里也没跟我交代过什么啊?

    “曹市长,您看,是这样的。我们经改办的具体工作都是赵主任一手安排的,赵主任也都和县长汇报过。至于我个人的一些小建议,我也和赵主任汇报过。赵主任认为我对县里的基本情况还不熟悉,所以安排我先去下面了解情况。”张宏宇机灵的说。

    “那你了解如何了?把你的想法说说,如果有建设性就抓紧落实。市里会给你大力支持的。”曹市长说。

    “我个人认为,这些社办企业怎么分家不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如何搞活这几个企业,使其增加县财政收入的同时帮助农民增收。我就捡主要的说吧,我想搞大养鸡场和罐头厂,这两个厂可以带动全县的农户搞养殖和果树种植,对促进农民增收有直接的示范效应。砖厂可以在离城区较近的位置建新厂,现在的厂址只适合取材,但不方便产品销售和运输。木材加工厂和家具厂完全可以承包出去。至于那个石灰厂,我觉得还是取缔了比较好,它给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太恶劣了,更何况还没效益。”张宏宇言简意赅的将想法说了说。

    “你们俩听明白了么?这么好的思路为什么不实施?市里给你们派了这么有经验的干部,你们却不知道珍惜,浪费人才就是扯社会主义建设的后腿!······”曹市长继续训斥起了两个县领导。

    中午,县委安排在县政府招待所的餐厅接待曹市长。书记和县长频频向曹市长敬酒,表示以后坚决贯彻市领导的指示,让县里的工作更上一层楼。席间,吴德仁悄悄的拉了拉曹市长秘书的袖子,做了个有话出去说的眼神。俩人得空走出包间。吴德仁小声说:“这个张宏宇很受曹市长重视啊,兄弟你能点拨点拨老兄么?”

    “吴书记,瞧您说的,我哪儿敢点拨您啊,您就埋汰我吧。”秘书客气的说。

    “县里给曹市长准备了些土特产,我都安排好了,其中有两箱酒是给兄弟你的,你别推脱,一定要收下。”吴书记说。

    “您看您,搞这么见外,让小弟都有些难为情了。您听过评书里讲的‘陪太子读书’么?”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