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七章 盛世明君的形象

    第一零二七章 盛世明君的形象 (第2/3页)

然难得,其构思巧妙,完全称得上开历史之先河。

    可是,历朝历代的精妙器物和作用巨大的工事多了去了。最终,不是那份机巧被历史湮没,只留下些许水花,就是功劳都在主事官员头上。从来也没见,哪个好处能落在民间作坊头上。

    蒸汽机精妙,也终究是经工匠之手做出来的。这东西居然能卖给朝廷,还能卖出这样的高价。有如此巨额的收益,这个行当,是不是真的有巨大潜力,很很灿烂的前途?

    接着,朝廷高价购买的蒸汽机,并没有藏在工部下辖的作坊中,只限于官方使用,而是把技术公诸于众了。

    在京府衙门外的空地,蒸汽机的结构原理,和相关的零部件技术等一应图纸、文书,全部张贴在衙门外的告示栏中。

    一时间,前去观看的工匠,如扑火的飞蛾般,层层叠叠的往衙门涌来。

    来人众多且杂,还得衙门的差役和五城兵马司的兵士维持秩序,才不至于有过度拥挤导致的踩踏和混乱。

    古来有句话,叫做:外行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前来观看的,有很多都是来凑热闹的,然而也有众多工匠,是来看门道,并看懂了的。

    随着告示栏前、将作监官员的讲解,蒸汽机的全貌展现在工匠眼前。相校于蒸汽机的精妙离奇,颠覆工匠认知的,还有朝廷工部技术的这个举动。

    匠人历来信奉一个说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工匠行由来已久,从传闻中的祖师爷开派立宗开始,流传至今,怎么也有几千年了。可是,能把世所罕见的高深技艺公之于众的,还从未有过。

    虽然蒸汽机的归属权在朝廷手中,可是,把此等技艺展示在众工匠眼前,让工匠们大开眼界的同时,也许也能让哪个工匠福临心至,从而琢磨出别的什么灵巧器物来。

    这种机缘,那可是过去偷都偷不来的。

    讲解蒸汽机的官员,指着另外的一处告示,继续解说:无论工匠还是富豪,凡需要蒸汽机技术、扩展蒸汽机用途的,都可以来相关衙门商谈。朝廷会以一个优惠的价格,授权其使用蒸汽机。

    京兆府前的整条街巷,熙熙攘攘拥挤了半个多月,才渐渐有所平复。其中,看热闹的竟是占了八成以上。

    就是这八成以上的看热闹的百姓,把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