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招揽人才

    第255章招揽人才 (第2/3页)

微微皱眉,很是疑惑,“明太子是被谁带到海州的?”

    “是高名衡手下一个知事,好像叫王彦!”

    “王彦?”高义欢脑中搜索一遍,不禁疑惑起来,印象中没这么个人呀。

    高义欢沉默一会儿,沉声道:“你接着说!”

    高义成趁着高义欢沉思的功夫,让人端来一杯茶,一口喝完,然后说道:“明太子到了南京,南京的明朝官员起初不认,后来有见过太子的官员过江辨识,才迎入南京登基。其他情况,我就不知道了。”

    高义欢点了点头,李自成损失不大,南明朝廷由太子继承大统,抗清的环境,应该会好一些。

    这时高义欢又看向一旁坐着的梁以樟,开口道:“梁府君,你从北京过来,可清楚北京什么情况?府君是李自成攻下北京后南下,还是在东虏入关后南下?”

    梁以樟未语先叹,“唉,原本只以为是易姓改号,不想确实胡虏南侵。我是清军入关后,同几个同僚一起逃出北京。”

    明朝中后期以后,人文思想活跃,不少士绅更重私利,不再信忠君爱国那一套。

    在北京的群臣,心里早就达成一个不可言传的共识,那就是大明要完。

    纵观历史,改朝换代也不是一次两次,无论老朱家做江山,还是老李家做江山,不都是汉人的江山?

    官绅们不还是穿同样的衣冠,官照当,钱照拿么?

    既然如此,那管他龙椅上坐的是谁,况且大明也确实已经烂透,该换个皇帝了。

    在这种思想的作用下,北京官员可谓叛降如云,不少人都留在北京,准备为新朝效命。

    只是,众人没想到,李自成太坑,众人刚投靠他,准备为新朝出把力,东虏一来,他却一溜烟的西窜,留下官绅们目瞪口呆。

    这下就把北京的官员们给坑惨了。

    与李自成不同,东虏是外族,投靠东虏,那可是要背骂名的。

    一时间,在京的官员,便纷纷南下,梁以樟就是这时趁着顺军西撤的机会逃出北京。

    高义欢听了,心头一动,“梁府君,与你一起逃出北京的官员呢?去南京呢?”

    梁以樟摇了摇头,“我们本来打算去南京,不过南京朝廷正大兴顺案,将北来官员据之门外,甚至要捉拿下狱,南京去不得,我才来到高将军这里。”

    高义欢闻语,眼睛一眯,他原本以为明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