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人头送给老李

    第288章人头送给老李 (第2/3页)

《甲申五月迎銮》一诗。

    诗词中“永嘉建武狥遗迹,虎踞龙蟠踵旧风。好上新亭休洒泪,夷吾江左有诸公。”意思是说晋怀帝、光武帝皆成遗迹,就看今日南京朝廷的作为了,以及对南京文武收复河山,抱有很高的期许。

    这也是南京朝廷建立之初,大多数人的想法,不过王世琮此次前往南京,却没有期许,只有心痛和失望。

    明朝的灭亡,是各种原因结合在一起,并非一个简单的方面出了问题,上到皇帝,下到士绅都有问题,没个十多年,不是那么好改变的。

    “唉~”王世琮似乎是有叹不完的气一样,未语先叹,“将军先前曾说,闯为虏所灭,并非江南之益事。在下去南京后,见诸公作为,对将军之言,才深以为然。只是现今东南皆恨贼不恨虏,朝中多有联虏平寇之言。”

    王世琮补充道:“毅宗皇帝被闯贼所害,今上乃毅宗太子,如不报仇,便是不孝。朝政俱被舆论左右,不为君父报仇,就是不忠,连高阁部也只是说,可趁闯虏相争,起兵收复山东,招抚河南。以此为江南屏障,进可复幽、燕,退可保江淮。”

    高义欢听了有些明白,这个时候,为崇祯复仇,才是政治正确。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谁提出联顺抗虏,怕立时就会被人给喷死。

    历史上南明朝廷转过弯来,是在被清军杀得落花流水,南都失陷后,由雄才大略的隆武皇帝,改变这一策略。

    高义欢一听,也不禁泄了口气,他本来还想着将阿巴泰人头送去南京报功,现在看来,还是送给老李,给他打打气,让他学着点,争点气算了。

    高义欢沉默了一会儿,遂即说道:“王佥事,现在招降之事,短时间内不能实现。你就留在我这里先做点事情,如何?”

    王世琮点了点头,行礼道:“愿为将军效力。”

    他替高义欢跑了趟南京,自然是被南京认为是高贼的人。

    王世琮本来是想着,促成高义欢归明,这样高义欢能上岸,他也为朝廷立了一件大功。

    不想这次南京之行,没将高义欢拉上岸,自己却湿了脚。

    既然都湿了脚,那洗个脚也没啥大不了,既然洗了脚,他就会发现,不如洗个澡,最后越洗越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