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满清困局

    第937章 满清困局 (第2/3页)

启睿原来是明朝陕西三边总督,督诸军镇压李自成,后来在河南镇压不利,被下狱罢官。

    满清入关后,他投降了满清,不过并不受重用,直到近两年来,清军与明军关系缓和,他才被从新启用。

    这时,丁启睿满脸忧愁,似乎是在为大清国担心的样子,他听出了满清现在的危局。

    满洲人想要逃走,而他们一逃,整个大清国立时会崩盘,导致政权瓦解,影响他们逃离。

    毕竟满人都逃了,谁还愿意为他们抵挡魏军,肯定是直接投降,魏军必然能够轻松追上,携带着大批眷属的清军。

    而悄悄撤退,也是不可能的。

    魏军前锋距离北京只有一百多里,清军几乎就在魏军的眼皮底下,什么举动都很难瞒过魏军的细作,这边清军一动,魏军立刻就会知道,肯定会发兵攻打。

    眼下的情况,清军可谓进退两难,现在他们只能死撑着,可是死撑也不是长久之计,一旦魏军进攻,他还是会完蛋。

    听了多尔衮的话,丁启睿满脸忧郁,但是他却没有给出什么建议,反而低下头去。

    这时,旁边的冯铨却站了起来,行礼道:“摄政王,奴才以为八旗要撤离,就不能让地方出现剧烈的动荡,让前线的军队,不至于崩溃!”

    多尔滚皱起眉头,“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

    主子都跑了,奴才还能死战?那些绿营兵,都是滑头,狡猾的很,怎么可能在八旗逃走的情况下,还为大清国卖命。

    冯铨沉吟了一下,抬起头来,大胆说道:“摄政王既然决定撤离,不如将那些带不走的军队,全部交给南明。地方上官员,也不要撤走,不要打乱体制,以免引起动荡,让地方和军队成建制的归降明朝。这样一来,前线军队便不会崩溃,能让摄政王安全撤离。”

    多尔衮眼中精光一闪,露出杀意,盯着冯铨道:“狗奴才,你投靠朱慈烺呢?”

    派出去谈判的使者,居然直接投靠了别人,这让多尔衮感到愤怒。

    冯铨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跪在地上,磕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