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产品植入

    第1061章 产品植入 (第2/3页)

大的是《007之明日帝国》。

    《泰坦尼克号》只是一部赚了大钱的电影,《007之明日帝国》却改变了好莱坞的产业格局。

    这部电影的意义不亚于唐恩后来提出的“拼盘投资”、“爆款理论”、“特效工业流程”等概念。

    从那以后,产品植入就真正的发展成为好莱坞产品的“标准作业程序”。

    成了好莱坞一块巨大的收入来源!

    去年,新环球集团一共独家制作了44部电影,16部电视剧和9档真人秀。

    总共的制作成本是31.6亿美元。

    这30多亿美元的制作成本当中,单单是产品植入,就帮助新环球集团节省了11.3亿美元的预算。

    也就是说,有30%的制作预算,都可以通过广告商来满足!

    这绝对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其他的影视公司,就算体量规模和对广告商的吸引力上不如新环球。但他们的制作预算更有限,对产品植入的依赖更强。

    然而,越来越多的广告植入,造成了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

    首先,在观众不知情的情况下,向他们推销产品,等同于欺骗。

    其次,产品植入会破坏影视作品内容的艺术性,造成剧情的不连贯。或是植入商品与作品剧情不符,进而引起观众的反感。

    就在前几天,好莱坞编剧工会在今年的白皮书中,着重抨击了当下行销性泛滥的产品植入的情况。

    他们认为这种现象使得工作人员和工作流程的最后阶段,必须修改作品来“塞入”商品,剥夺了编剧的创作权。

    好在,编剧工会在好莱坞的话语权,几乎为零。

    远不能跟制片人工会、导演工会和演员工会相比。

    这种工会的叫板,大佬们也不怎么上心。

    劳资纠纷中,最终获胜的一定是资方。那些劳方获胜的都变成社会主义国家了,然后对劳方的压榨就更狠了,还美其名曰“有福报”。

    “这边的情况不需要过分担忧,编剧工会闹不起来。”唐恩端着一杯红酒,站在一群娱乐大佬的中间。

    放在5年前,这种场景是不可想象的。

    而此时此刻,他已然是这些娱乐大佬中的C位核心。

    “长话短说吧?”

    开口的是加州参议院的议员安德鲁·费尼,是州长施瓦辛格的嫡系。

    这次,他是加州官方的代表。

    大佬们谈事,就不需要像底下的执行人员那么斤斤计较,一条条的提出解决方案了,主要是提出个构想,大家决断。

    唐恩笑笑,“这里是迈克尔的主场,等他过来吧。”

    没多一会儿,迈克尔·艾斯纳就红光满面的走了过来,众人就都微笑着向他问好。

    简单的祝福语过后,就回归了主题。

    “讲明白了吗?”

    “没有,都在等你。”

    迈克尔·艾斯纳笑了笑,也就不再客气,正色道:“产品植入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好莱坞电影在全球范围的普及度越来越高,可以预见的是未来5年,影视产业可以通过产品植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