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符的深入研究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四十一章 符的深入研究 (第1/3页)

    罗元浩从粗略阅读,到写读书笔记,再到精细研究,足足用了十来天。

    很多古物,都是禁止拍照的,会折损寿命。因此,罗元浩不敢拍照,不敢复印,战战兢兢手抄了一份。

    为了安全,他又将重要内容基本上都背诵下来了!

    他敢打保票,如果他学习这么用功,清华北大都看不上眼!

    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罗元浩虽然谈不上一百遍,但二三十遍绝对是有的,关键的部分还查阅了《古汉语常用字典》,同时也在网络字典上查找,并且上网寻找出处和各类解释。单就对这本秘籍来说,恐怕没有谁比他还精通。

    终于,他从脑海中只有模糊的打怪印象,只知道画基础符箓的笨蛋,破茧成蝶了!

    这本秘籍,并不是入门级别的图书,而是直接跳过了口法、手法、心法,更加深入地讲解如何学以致用!

    符箓一般要配合口法、手法、心法施展,因此这三法也是有点到的。

    针对口法,它只有极为简短的语句,大意是说口法,是用朗朗上口的人话骗人的。比如什么“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的烂大街话,就是用来欺骗消费者的。

    真正的口法,是用人话来骗鬼的,或者恫吓邪祟。

    手法也包含步法,和口法一样,故弄玄虚多,真本事的少。比如算卦的,一把铜钱洒出去,每个铜钱都立在光滑的桌子上,那叫高手。道家高手,能够将三张符箓同时丢出六七米开外,直接贴在鬼怪身上!——那可是毫无粘性的符箓,就软绵绵的纸,怎么丢出六七米,还能丢三张,还能黏住呢?

    大家都知道,耍杂技、变魔术、老千、神偷,其实都是手法高手,但这个卫道士这可比这些人的厉害得太多太多……

    口法,比较简单,基本是忽悠人的。然而单一个手法,入门都可能要练三年!

    其中各种诀窍和心机,在这本书的年代,已经失传了一部分。

    心法的作用,按罗元浩的理解,和打游戏用增益魔法差不多,能够提高攻击输出和防御。但真正的心法没那么厉害,主要是保护神智清明,不被迷惑。

    然而若仅仅如此,这些秘术是不会失传的。

    真正导致它失传的原因,就是有一帮假道学,还号称全真(补全修真之意),要将原本精简的仪式复杂化;将简单的道具搞得繁复,将直白的内容搞得神秘,以此来凸显秘术之不凡,自身之高贵,宗派之煊赫。

    很多东西原本就难以入门,不容易学,再去添加旁门左道的东西,还危言耸听,就意味着死亡。

    现代有无数理论,无数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简单,不要复杂,要明白,不要特出。

    古代典籍也不是没说过,中国被翻译的30多中语言和500多种版本,发行量仅次于《圣经》的五千言名著:《道德经》就说过:大道至简。

    现代也有一句极简的话可以解释:装逼一时爽,马上火葬场。

    虽然失传,罗元浩并不心疼。因为这些手法、心法,就是拿在手里他也不肯练的,恐怕五十来岁才能够大成,那时候还怎么潇洒?罗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