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火柴

    第十一章 火柴 (第2/3页)

一下别人的佃户,宁愿少收一点也不能让田荒着,现在这项管理办法一下来,佃户也不敢再和他们暧昧了。而附近的农户要么移民,要么去开矿,这田是荒定了。

    这时各地的农业合作社有事干了,他们拿来大量的红薯和马铃薯,找到荒地的主家,声称这种作物只需要种在地里,什么都不用管,到时就会有收成。而且合作社会按照一定的价格收购,不用担心种了没有人要的问题。

    虽然种薯的价格比较高,收购的价格比较低,但地主们算了一下,还是有钱赚,比地荒着要强得多,而且不需要太多的人力,于是各地都开始大量栽种红薯和马铃薯。

    农业合作社才进到这些地方,已经靠卖种薯大赚了一笔,而且明年的粉丝原料也不需要再从陕西来进,省下一大笔运费,真可谓是开门大吉呀。

    而这消息传到京城后,朱由校对着阁臣们笑得眉不见眼:“三位的办法好,这样一来,减租至少不会再有大的反复,而北直隶的粮食问题也不用再担心,特别是土地的价格将会下降,真可谓一箭三雕呀。”

    叶向高笑道:“都是陛下提供的思路好,我们只是在中间打了一个时间差,让他们先得意着,然后突然袭击,打得他们措手不及,陛下是总领其事,臣等不过是奉命行事罢了。”

    方从哲和徐光启只是笑笑不说话。这事说来简单,但时间的拿捏可着实不容易。各方面的配合,不能出一点差错,总算老天保佑,一切顺利。

    朱由校又得意了一会儿,然后说道:“北直隶倒是容易,山东山西也应该不会有大问题,但是南边减租只怕有些难度。”

    方从哲道:“南方人太多,地太少,确实比北方更有难度,不过只要北方安定下来,南方倒不用很急。”

    徐光启道:“南方依旧有大量平民,虽然一直以来南方较为安定,但不要忘记宋时的方腊教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