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三章 对罗刹国的担忧

    第两百四十三章 对罗刹国的担忧 (第3/3页)

后世那般强大,朱由校认为应该在他还不是很强大的时候就削弱它,最好是灭掉它。

    这便是朱由校不想将蒙古人赶尽杀绝的根本原因,有蒙古人在,一来可以免得蒙古人逼急了投靠罗刹国,二来可以让蒙古人作先锋,对付传说中很厉害的哥萨克骑兵。

    既然皇帝已经将自己的意思说清楚了,大臣们当然不会反对这事,皇帝将抢夺别人的土地说成了教化蛮夷,使得这些儒家弟子们对此趋之若鹜,已经有几个官员自请前往吕宋,越南等地去教化当地的土人,以实现圣人所说“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在他们看来,抢来大片土地如何比得上教化一方蛮夷,其中便有右佥都御史阎鸣泰。

    大家商议了一会,最后决定派卢象升去和林丹汗谈判,卢象升现在是属于武将,但大家都觉得一个探花当然应该算是文官,而且总参谋部大家也都认为是一个文职机构,卢象升要求和熊廷弼同去,因为熊廷弼与后金和蒙古都打过多年交道,深知蒙古人的想法。

    卢象升和熊廷弼领命后,卢象升便和熊廷弼商量:“芝冈兄,不如小弟先去节制杜光亭,您先在参谋部里把事情安排好以后,再带一二参谋再来?”

    熊廷弼怒道:“啸天可是看我年纪老迈,虽然我年过六旬,可还是骑得烈马,喝得烈酒,你不用顾惜我。参谋部里有何事是需要我俩操心的,小崽子们每天都在整理情报,进行推演,根本不用催促。让人去把白健森叫上,我们带上几个卫兵便可以去了。”

    卢象升无奈,他本来便是担心熊廷弼年纪大了,路上跑急了会有些不好,不想熊廷弼老而弥坚,今年六十一了,却不愿意听人说自己老了,坚持要同时走。

    于是叫上白健森后,三人便带着从人,向北方而去。熊廷弼不停地催着快走,一行人竟然一日跑了五百里,赶到了杜光亭的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