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九章 雇佣军的组成

    第两百四十九章 雇佣军的组成 (第2/3页)

   朱由校自然明白,西方军队中都有牧师,确实可以让士兵们精神状况保持良好。但在雇佣军中加入传教士,这却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必须慎重考虑到各方面的反应。

    大明的国教是道教,但并没有禁止其它宗教的传播,比如佛教便传播广泛。而天主教则因为其传教内容与中国人的传统有抵触而让很多儒家弟子看不惯,导致了南京教案的发生。

    而后因为皇帝对传教士所携带来华的书籍感兴趣,使得天主教获得了喘息之机,朱由校甚至要求,只要天主教不反对中国人祭祀祖先,祭祀孔子,便可以让其在华进行传教。

    金尼阁教士想了很多办法,终于说服龙华民教士放弃了对中国人祭祖祭孔的反对,然后又进一步游说教皇和各红衣大主教,终于在天启八年时获得了教会的批准,可以将《圣经》翻译成中文,可以用汉语进行圣事,可以准许中国的天主教徒祭祀祖先,祭祀孔子,父母逝世后允许行跪拜礼。但拒绝将孔子列为前圣,只是将孔子称为东方的先知。

    这已经很不错了,所以有些儒家弟子对天主教的反对态度也就软化了下来,于是天主教便开始在京城附近开始传播。他们的传播方式与后世有很大不同,主要是在读书人中传教。因为读书人才会有闲暇时间,你去农民中传教,反而后妨碍农民的劳作,而后来他们用得比较多的象免费医疗之类的手段在大明并没有什么市场,因为大明正在进行医疗免费的试验,并且禁止教会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

    大明是读书人的天下,所以天主教才会尽力在读书人中传教。但大明大部分的读书人都更喜欢他们的那些书籍和奇怪的理论,反而对这种人死了再复活之类的东西不大感兴趣,而犹太人是天选之民的说法与很多读书人的华夏人最高贵的想法相抵触,所以效果并不是很好。

    而这时候他们便将目标放在了近卫军中,近卫军中都开展识字运动,而且他们退役后也将是家族中重要的人物,如果能让这些人信教,那就能带动更多的人。上次皇帝派出美洲远征舰队时金尼阁便向徐光启提出了增加随军牧师的想法,但徐光启不想远征军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