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火器改革

    第八章火器改革 (第2/3页)

大明不是好惹的。

    命中率就比较惨了,李进忠算是运气极好的。一百次成功击发,打中靶子的只有二十五次。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工艺进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再说排队枪毙时,命中率其实并不重要,何况对敌时,虽然大多是在五十步开外就开火,但是战场上对面密密麻麻的人,打不到张三也能打到李四。击发率才是王道。

    朱啸启充分肯定了孙元化的成绩,同时希望他能进一步提高击发率,最好能达到百分之八十甚至更多。当然他也知道,这很不容易,所以也没有限定时日。但是定装火药和刺刀的事,他也觉得应该提上日程了。

    “孙卿的辛苦孤心里有数,但古人云,能者多劳,智者多忧。兵卒装填火药之时,多少不一,所用之时间颇多,大为不便。孤心中思量,可否先分成多份,以纸壶盛之,使药量定于一,当可简化装填之步骤,减少用时,以多杀敌。甚或将弹丸亦置于纸壶之头,使其更佳,孙卿以为如何?”

    孙元化对朱啸启已经是佩服得死心塌地,他很容易就理解了定装弹药,并明白了它具有的意义。减少操作步骤,大大节约了时间,原本只能发射两次的时间就可能发射三次,定装火药,使得出现炸膛的风险大大降低,这相当于极大提高了战斗力。殿下小小年纪,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只能用天生圣明来解释,所以孙元化在今天短短的时间内对朱啸启先是由路转粉,然后迅速转成骨灰粉。在他心目中,徐光启不说屈居其后,至少也只能是并驾齐驱了。

    “殿下英明,在下也曾想改进装填之法,但一直思不透彻,今日听殿下一言,豁然开朗,真可谓是拨开云雾见青天。”孙元化又是一通马屁,拍得朱啸启飘飘然。当然,正事还是没有忘记的,又将刺刀的创意说与他听。孙元化倒不觉得有装刺刀的必要,因为当时火铳兵只占步兵的一部分,战时总是和长矛兵混编的。不过既然是殿下所提,殿下前面给了自己太多的惊喜,也许是自己没有殿下高瞻远瞩呢?所以也是满口应承下来。可见在穿越者的光芒照耀之下,天才也会失去自信。

    按照以前说好的,赏了李朝钦一百一十九两银子。李朝钦谢过赏后准备离开。朱啸启留住了他。标准化和流水线的事情也要开始准备了,在军工制作上首先推广,可以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