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大考试

    第六十四章大考试 (第2/3页)

的消息打消了汉民的顾虑,于是轰轰烈烈的大逃亡运动在辽阳附近展开,大量的汉民破坏建筑,烧毁粮食然后一走了之,后金占领地区的汉民大幅度减少,努尔哈赤一时焦头烂额,所以也没有精力去应付盖州的近卫军。

    而在京师,朱由校正忙着进行京师大学堂的考试和入学工作。这是他改变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举措,所以他非常重视,甚至比对建奴的战争更重视。

    入京参加考试的人只算已经报名的就已经有了一万八千多人,就比每三年一次的大比人要多得多,一时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地方安置考生。朱由校下旨,将京师大学堂宿舍楼先行开放给考生免费住宿。

    宿舍楼设定的住宿人数是三千人,但按照设定条件是很好的,一间宿舍住八个学生。如果挤一挤,住十六个甚至二十四个其实也没什么问题。天气冷,挤一挤还更暖和一点。

    京师大学堂的入学考试是按你报考的具体学堂来分类考试的。首先考试的是师范学校,科目分国文和算术,国文考题极其简单: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解。算术则是简单的加减乘除和求面积,大概相当于后世三年级的水平。

    师范学校报考的学生有五千人,这和中国人传统观点是不相符的,因为有一句俗话“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但是在周报上,朱由校不遗余力地鼓吹教育兴国,里面有一句话让报考师范的人大增:如果大明二十年后,每个三十岁以下的人都会识字,那么就离圣人所说的大同世界不远了。

    这话让一些年轻的儒生心潮澎湃,不管不顾地向京师进发,想要成为一名皇上所说的光荣的教师。而朱由校又放宽了师范学校的报考资格,不但不要求是举人了,连生员都可以不是,只要能过考试就能进入师范学校。

    考试以后是按国文和算术分开录取的,国文中取前八百名,算术中取前四百名,一共录取了一千二百名师范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