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用激将玄策参军 行军路首谏景恒

    第十五回:用激将玄策参军 行军路首谏景恒 (第2/3页)

王玄策未加思索的答复到:“昨夜我和郡主已经商量停当,要去长安闯荡一番事业,没想到机会竟然来的这么快,既如此,我愿前往,为国效力。”听老人这一番讲述,雪雁的脑子如闪电般过了一遍,虽然他太了解大哥的为人,可是既然奶奶说了,也没有太好的理由来拒绝,毕竟这也是一份正经的差事。想了想,也就点头同意了。

    望着没有意见的二人,李景恒神采奕奕的对他们说到:“如此甚好,如此甚好,我大唐又多了一个不出世之虎将。”三人随即相识一笑,不过李景恒的笑意里则带着几分奸邪!

    随着李景恒和老太太的简单叮嘱,两个人就退了下去。却见雪雁对着满心欢喜的王玄策嘱咐到:“为国杀敌立功,也是男儿该有之本色!不过总感觉我大哥怪怪的,这次出征你可一定要多一个心眼,多注意这他,别让他给算计了!”

    听她这么一说,面对他颠倒个个的大反转,似乎也有了些许的戒备,就简单的给雪雁说道:“放心吧,我这一身智谋武艺,也终于有了施展的地方。不管吉凶祸福,都要一试!只希望这次出征能够尽早帮王爷脱困,为国家建立功业!”

    两个人宛然一笑,显得亲切而婉转。恰好这一幕又被李景恒看的真真。懊恼的内心中又升腾了一股怨气:小子儿,看你还能神奇几天;过几天没了祖母和雪雁为你撑腰,这军营可就是我说了算了!想着这一幕,则带着得意的神情;哼着小曲,踱这方步,背着手,走出了王府,去军营办差去了……

    这募兵令一经发出,仅两日光景,就征得精兵五千,清一色二十岁来岁的小伙,看起来不仅精明干练,眼神中更充满着肃杀之气。因府兵制的本质就是,农忙下田劳作,农闲当兵操练,因此这五千应征而来的兵士不需操练,即可成军。按照大唐军制,营下有队,设队正(管150人),队下为伙(管50人),设伙长;每营下辖五队,每队下领三伙,每伙领五位什长,各领十丁。而王玄策,因为老太太与雪雁的情面,就被李景恒任命为队正,官虽然不大,但多少管了一百五十号兵士。随着威武的战鼓之声擂起,这五千并州子弟自点兵台,精神抖擞的朝着凉州进发。

    街道两旁聚满了送别的家人,父母送别孩子,弟弟送别兄长,妻子送别丈夫,孩子送别父亲,这一幕扶老携幼,煞是壮观,虽然略有分别的伤感,但是伤感之中带着几分喜悦!只见此刻的王玄策,跨这跟随自己许久的黄骠战马,青釭宝剑悬于马上,手提一杆长枪,一身黑色盔甲,看起来颇有几分将军的气度!说起这长枪,名唤火雷枪,正是其师父东野先生赠予其的第二件兵器,而这件兵器跟随东野先生年轻时南征北战甚多年,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神兵!

    相聚总是短暂,分别却是伤感,两个人脉脉深情的望着对方,随着一声“珍重”各自分别!相离无言,唯有泪千行。分别时的雪雁,也不知道用何言语来表达她的心意,只将平安系于心间;只祈求王玄策可以建功立业,平安归来。因此在分别之时,将一个两寸见方的精致小盒子塞给了他,嘱咐他只有在遇到难解之事时方可打开!王玄策会心一笑,细心的将其装入了随身携带的荷包中。两腿一夹马肚,扬起马鞭跟着大部队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事情就是这么偶然,王玄策一介白丁,转眼间就成了朝廷的队正,这也成了他成功路上的开端!人生就是这样,当我们不知道怎么选择的时候,不妨试试其他的方式,说不定就开启了另一个新的开始。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想害你,他自会找出千百种方法;如果一个人想帮你,他亦会找出千百个理由。善与恶都在一念之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在王玄策的意识中,这已经跨过了通往成功的一小步;而在李景恒的眼中,只要王玄策跟随自己出征,他就有一千种方法整死他,这也使他跨过了整人之路的一小步。一个雄赳赳一心只想立志报国,建功立业!一个巍巍然一心只想抢夺功劳,为己所用!这就是差距!

    深秋的北方,一个收获的季节,杏子、李子、梨子已经挂满枝头,很是丰满。虽然风儿还没有脱光树儿的衣服,但早已让其变了颜色,让大地泛着金黄。只见柿子已经挂满了枝头,红彤彤很是可爱;随风而舞的枫叶,更是让山川变了颜色!五彩的树叶,点缀这青山,点缀这草原,远远望去,好一副美丽的彩色画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