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迎盛世李畋添彩 获奏报太宗欣喜(上)

    第一回:迎盛世李畋添彩 获奏报太宗欣喜(上) (第2/3页)

少劳民伤财的念头。前段时日,不是还有大臣觐见,让皇帝陛下封禅泰山,成就千秋功业。可是陛下让礼部一算,竟然耗费颇多,故而被他婉言谢绝了。这次怎么会同意举办如此奢华,如此宏大,让长安城所有人都为之诧异的盛会呢?”陈茂材冒着凛冽的寒风,缩着膀子,向王玄策问到。

    “对呀,大哥,陛下这次怎么会这样大方呢?”周曾依旧随着陈茂材的话语随声附和这。

    王玄策也不住的将披着的大氅裹得更紧了一些,一边欣赏这份盛景,一边对他们说道:“封禅之事,也仅仅只成就一人之功业。而这盛大的灯会,不仅能让所有长安百姓,感受到皇恩浩荡,更能让各国使臣,体验到大唐的繁华;通过文化来征服列国之心。况且这灯会的花费要远小于封禅的花费,两相对比,陛下自然也就选择了这灯会。”

    听他这么一说,二人也多多少少明白了一些,于是三个人有说有笑的走着、看着、赏这、聊着……

    “大哥,咱大唐这盛景,可不比当年戒日王的无遮大会差呀”周曾得意的向他们二位说起。

    “是呀”王玄策与陈茂材不由自主的就随口回到。

    面对如此宏大一幕,三人的思绪似乎想起了当年戒日王之奢华,想起了玄奘法师。至如今已经过去了将近三个年头,玄奘法师你还好吗?说好的两年之后回归大唐,可是这一晃一年又过去了,你人在哪里呢?

    虽然面对各国使臣,李世民也时常打探玄奘法师之消息,但是得到的答复都是目前甚好。要是问到归期之时,均是悉数不知。无奈之下,李世民只能多方传下旨意:西域,吐蕃各部一有玄奘法师归来之消息,火速报来。

    只见此时,在一猜灯谜之处,文人才子,富家千金,不仅在此相聚,场面还甚是热闹。

    在灯火映衬之下,一个二十来岁的僧人,随即就引起了众人的轰动。细细的琢磨一番,只见他眉目清秀,鼻梁高耸,嘴唇宽厚;清瘦的面庞洁白如玉,窈窕多姿的身材更在一身青布僧服的映衬之下,显得匀称得体。用一个字形容就是“俊”。

    而他引起轰动的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