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到底是谁

    第六十九章 到底是谁 (第3/3页)

有意思,当即道:“苏县令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出来。”

    “下官这里已经写好了,还请程大人过目。”苏县令提交了一份工作报告。

    程知府看完,大喜:“苏县令大才,各位都看看。”

    大家一看,苏县令这办法的确很好,首先是核对税额,豪门大户家的酒楼茶馆青楼药铺大车行矿山等等,都存在低报税的情况,所以严格收税制度这是第一项任务,按照苏县令的估计,税收能提高三层,毕竟北宋的工商业发达。

    第二项策略就是以工代赈,每个县招募生活困难,无地少地失业的壮丁修理河道,发给口粮这样贫困人口有了一个最低的生活保障,不至于饿死,不至于走投无路铤而走险。

    第三项策略鼓励发展木材加工业,河道,村边的杨树,柳树存量非常大,但是没人管理,再则还有大量的适合种树的地方没人种。官家把深山大泽的森林保护起来,采用许可砍伐的制度,主要开发杨树,柳树,梧桐,榆树这样房前屋后种植的木材,大家种树的热情会更高。这时代山东的降水量很大,河流,溪流到处都是,沙滩,沙地种庄稼不行,但是种杨,柳树还是很好的,这是一项简单易行还能扩大税源的好方法。

    第四项是衙门拿出少量的钱,富户大户捐点儿,给一些贫困百姓,甚至连种子都没有的百姓发放种子,农具这样的最基本的保障。

    第五项是严管治安,把偷鸡摸狗的贼,欺压百姓的豪强都敲打一下,保正民生。

    第六项是预防疾病,进行大规模的清洁卫生,建立长期的卫生打扫制度。城区街道路边修建厕所,防治垃圾箱,定期打扫,严防疯狗伤人。农村宣传普及防疫常识,严禁喝生水,严禁放养狗。因为春天来了,疯狗病高发。

    大家看完都说好,程知府问东平府通判,道:“你看这提议可符合朝廷规制?”

    通判道:“并无违反朝廷规制。”

    其实这所谓的提议都是老生常谈,大宋初年就这么来的,可是掌权的都是些豪门大户,又有谁愿意从自己腰包里多掏钱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