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牢房偶遇

    第十一章 牢房偶遇 (第3/3页)

得鱼百斤,同时鱼排泄的粪便肥沃了稻田,水稻又增产。一亩最少比普通稻田多得一千文以上,何以能说是鸡肋呢。”

    贾思民纳头便拜,道:“武保正大才,思民佩服,如此法得推广,京东道数百万亩稻田产鱼量惊人,我山东也成为可和苏杭相提并论的鱼米之乡。”

    武松蒙圈了,自己武艺惊人,浑身王八之气没有人拜服,偏偏自己把中央七套道听途说来的一些知识说给这贾思民,竟惹得他纳头便拜。

    “思民快快请起,这可使不得,我这只是纸上谈兵,并为实践,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来武家庄咱们共同实践,共同探讨,一起研究农学。”武松说。

    贾思民道:“相比家禽养殖,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种粮养猪,粮食种的好,猪养的肥关系到国计民生。”

    “猪粮安天下,家里有粮心不慌。猪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猪的繁殖率高,生长快,一胎六七个甚至更多,比羊生的多长的快,除了提供大量猪肉外,猪粪也可以种地,可谓是全身是宝。”武松对养猪可是很熟悉的,没养过猪的特种兵不是好兵。

    贾思民不服,说:“我也知道猪的重要性,可是为什么现在老百姓养羊多过养猪,因为猪要长的胖需要多吃粮,而羊以草为主。”

    武松道:“你可知道有种作物叫做甘薯,或者番薯的,在咱们这山坡烂地亩产都能达到三千斤,这番薯人也能吃,只是吃多了容易胀气。此物用来烧烤,或者用来喂猪是极好的东西,配合以豆饼,鱼粉一年能长一头大肥猪。”

    贾思民又要拜,武松连忙拉住了,道:“你这人什么毛病动不动喜欢给人跪下。”

    贾思民激动道:“你这人不是人啊,是神仙,我打听了好多年才听说闽南之地有番薯,耐旱耐贫瘠,适合山坡荒地,夏季花了二百两银子购买了二百斤甘薯做种,前几天我老爹说商人已经送货来了,可惜他们不知道怎么保存,可愁死我了,保正赶紧想办法把我弄出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