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三二五厂和四六零厂

    第255章 三二五厂和四六零厂 (第3/3页)

股份制改革吗?”

    “会的。三二五厂对昆明军区来说,成了包袱,他们巴不得甩掉。”李路很肯定地说。

    李路是记得的,另一个时空的三二五厂最终是破产倒闭死在了滚滚的历史长河当中的。能像长安厂长虹厂那样完美转身的毕竟少数,况且它们都经历了很深刻的阵痛和危机才有后来的成就。

    想了想,刘贵松想起什么来,说,“对了,江钧带着万山和向平已经出发了,预计三天后到达四六零厂。”

    李路微微点头,“希望他们有收获。”

    四六零厂是发动机厂,是李路很希望得到合作的厂家。尽管四六零厂是生产航空发动机的,但进入坦克发动机制造领域,并没有多少技术障碍。当然,李路瞄上今年上半年才登记注册的四六零厂,是出于未来航空工业的考虑。

    一切都需要未雨绸缪,这几年很关键,错过了机会不会再来。

    根据与MTU公司的合约,红星防务公司采购一千台亚洲虎坦克使用的发动机,前面一百台由MTU公司提供,余下九百台由MTU公司帮助红星防务公司建立生产线进行生产,同时转让全套技术。

    尽管MTU公司提供的九百马力发动机技术对华夏人来说,是非常先进的存在,但是在MTU公司的技术等级体系里,该款发动机已经是即将落后的产品。美国的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的出现,意味着一千马力以下的坦克发动机正在快速失去市场。

    少于一千马力,根本带不动越早越重的主战坦克。而越来越重,是世界主战坦克发展的趋势。

    华夏的99坦从99年露面,一直到十年后的大阅兵,这十年一直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核心难题便是没有合适的足够大马力的发动机。等到几年后突破了大马力柴油发动机的技术难题,99系列主坦就像雨后春笋一样改进型号不断地出现。

    趁着蜜月期,获得九百马力级别的柴油发动机,意味着华夏军工提前了至少二十年踩在了这样一个高点上。

    李路希望在红星防务公司吸收了该款发动机的技术之后,能够与四六零厂进行合作生产,提高发动机产能的同时,也能与四六零厂建立起合作关系。四六零厂,同样不会拒绝创汇的机会……

    创汇机会,大概就是李路横扫一切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了。而这样的机会,是随着与沙普尔百辆亚洲虎坦克合同的签订,而变得扎实无比。高达三亿美元的外汇额度,让李路有足够宽广的施展空间。

    只不过这个过程比较复杂,同时风险也比较大——他得把伊朗人偿还的石油变成外汇,这一切才能成立。

    很明显,他胸有成竹。

    想到这里,李路对刘贵松说,“小刘,去叫一下三井野原,就说谈一谈石油生意,我就在这里等他。”

    三井公司的办事处就在红楼大院后面的三层洋楼里,与美国大众贸易公司一样的建筑,相邻而立。

    刘贵松答应一声就连忙去了,走路过去不过十来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