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想得太简单

    第271章 想得太简单 (第2/3页)

0马力柴油发动机,变速箱也是他们提供的匹配型号。”

    李路微微点头,“这么说,当前最大的技术障碍是底盘系统。”

    “嗯,比柯斯达增加了十三个座椅,车身要拉长,宽度要增加一些,相应的底盘要进行重新设计。”马金涛说道,“我打算请一位这方面的专家过来,很有经验的汽车底盘工程师。这个需要你点头。”

    李路惊喜地跳了跳眉头,“长春厂的?”

    点了点头,马金涛说,“在哈军工的时候,和我是同学。毕业后他到了长春厂,我去了东海钢铁厂研究所。”

    “太好了,他们叫什么名字?”李路问道。

    马金涛呵呵笑了笑,“毕晓龙,他父亲毕胜是我国第一辆卡车的总设计师。”

    “太好了!”李路更激动了,“马工,他有什么条件?要求每年多少研究经费?”

    这是李路一早和马金涛商量好的,超过一百万元的,李路拍板决定,一百万元以下的,马金涛自己就有决定权。因此,如果要求每年的研究经费超过了一百万元华夏币的,马金涛就必须要向李路汇报,由李路来定夺。

    马金涛手握的这个权力是很大的,体现了李路对他的信任。挖人才,待遇是一方面,充分的研究经费是杀手锏。现在国内许多研究机构都处于无米下锅的状态,一个数百人的研究所一年的经费能有个两三百万就是非常不错的。

    与马金涛同等级别地位的,一年也没多少万研究经费。

    因此,这对很多研究人员来说,具有非常要命的吸引力。

    李路要快速壮大技术力量,没有比砸钱更好的办法。过去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里,李路最大的支出就是材料研究所的经费。数以百万计的经费不断的投入,简直是不计成本。

    他在省城买地,往死里花也花不掉一千万,但他在材料研究所里投入的资金,包括进口的研究设备在内,已经花掉了近两千万。奋远公司那边每个月的分红,基本上都用在了这上面。

    李路想办法大肆举债扩大经营规模,也不会动材料研究所的一分钱。首先保障材料研究所的研究经费是他的根本原则。

    “一个月十万,一年一百二十万。”马金涛说,“他要求有独立的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