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打白条?

    第299章 打白条? (第3/3页)

然后是工人,行政人员是排在末尾的。

    这是李路特意制造的差异,让知识得到真正的认可,让最有价值的劳动凸显出来,其次达到吸引技术工人的目的。这种环境里面,红星厂的工人对厂子有很强的归属感,基本上继承了国企职工对厂子的厚重感情。

    国企并非一无是处,事实上经过三十多年的企业改革,最终探索出来的道路依然是带油浓厚六七十年代国企特色的模式。

    李耀华很快回来,李路把事情说了一遍,李耀华奇怪道,“不会,资料是齐全的。前面去盖章,都是这些手续材料,没有少的。”

    他思考了一下,说,“会不会是身份问题。老三,你忘了,红星厂的法人是我。”

    李路猛地一愣,继而一派脑袋,他确实忘了这个事情。

    笑了笑,李耀华说,“交给我吧,我去办。一天就能跑下来,明天去海关那边走剩下的手续就可以了。”

    他心里是有数的,既然李路不说项目的具体情况,他就不会问。他知道李路做的很多事情是不易打听的,这也是红星厂里有着与部队同样严格的保密守则的原因。

    这毕竟是一家要走军工装备研制道路的企业。

    “行,那就交给你了。”李路说。

    李耀华正要说什么,办公桌那里的电话响了,他过去接,听了一阵子,脸色一下子有些变化了,他对着电话说,“我知道了,你先别回来,在那边等着。”

    挂了电话,李耀华对李路说,“西河制糖厂那边出了点问题。前些天老二不是跟车去卖甘蔗吗,今天通知去取钱,结果老二说制糖厂给打白条。他没答应,还没签字,打电话过来问怎么办。”

    “白条?”

    臭名昭著的白条。

    李路起身,道,“我去看看,大哥,你抓紧把这个事情办完,这个事比较急。”

    “放心吧,不行的话我直接给周秘书打电话。”李耀华说。

    “好,我先去了。”

    李路连忙出门,叫上黄光辉就驱车往西河县那边赶。

    蔗农往制糖厂输送甘蔗,过了称之后,蔗农是不能马上拿到钱的,而是收据,上面有姓名、重量、单价等等信息,然后回家等通知。通知到,再到制糖厂财务科那边结算。这个操作也正常,国营工厂嘛,国家的,信得过。工厂集中起来一批批的统一发放也有利于他们的管理和操作。

    李路心里担心的是白条。

    他没想到白条这么快就出现了。

    在他的记忆里,应当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才会出现国营工厂给农民打白条这种现象。这个时候的国企,大多数的日子还是挺好过的。

    白条的恶臭在于——一欠就是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

    这是什么概念?

    也就是说,八十年代的一百块,二十年后拿回来的还是一百块钱,都是一百块钱,但是购买力已经是天差地别了,甚至有些干脆就真的成了废纸,一分钱都拿不回来!

    那可都是农民辛辛苦苦一年下来的全部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