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辛武贤因功生怨

    第317章 辛武贤因功生怨 (第2/3页)

部落谋反。都尉得知雕库部落里也有人参与,将雕库扣押不放。赵充国前来后,马上下令放人,他重申了他的原则,并让雕库把他的意思带到羌族各部,意图瓦解羌族联盟。

    赵充国的高明不仅在此,他一直是屯田的推行者,所以,他不怕旷日持久的对峙,他是怕那种消耗战的旷日持久,如果他全力攻击羌族,羌族必定全力反抗,双方一直打下去,他就只能耗费国家钱粮,而现在,他坚守不出,将士们可以依靠屯田养活自己。

    除了屯田,他也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他了解到羌族只是个分散的部落,只要策略得当,瓦解其联盟将是上上之策。它们与匈奴不同,匈奴已经高度国家化,除了痛击之外别无他法。

    赵充国的方略果然没有白费,已有上万羌人归降。

    所有战前准备都已做好,更无朝廷非议等后顾之忧。

    赵充国意识到,动手的时机已经到了。

    他命令大军迅速开拔,方向,先零羌驻地。

    先零羌的首领在汉军到来之后,多次挑战,均吃了闭门羹,他不但不调查研究汉军的意图,竟然得意忘形起来,认为汉军胆小,不敢与之交战。

    思想上的麻痹造成其军纪涣散,加之羌族本来就是那种战时全部壮丁都上马拼杀,非战时则下马放牧的民族,因此行为散漫自由,除了单兵作战勇猛外,什么兵法,战阵等等高级玩意儿,从来看不进眼里。

    上了战场,他们只知道举起马刀往敌人的脖子上砍下去,其他的不在行,也不在乎。

    所以,对于赵充国之前的攻心之策,他们没有一点反应。

    当赵充国的部队如天降神兵突然出现在先零部的聚居地时,他们才真正傻眼了。

    先零部落乱成了一团。

    抵抗已经无法组织起来,组织起来也没用,因为汉军的骑兵已经迅速地冲了上来。

    现在,先零部首领只剩下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逃跑。

    “快,快,命令族人,抛下所有辎重,向湟水一带撤退。”

    你不得不佩服,这些游牧民族的人们,身体素质之强悍,逃窜速度之迅速,那是汉军士兵们前所未见的。

    赵充国并没有把他们往死里路赶,待羌人被斩首五百,溺亡五百,留下数不胜数的牛羊牲畜后,赵充国便下令部队停止追击。

    赵充国同时下令,严禁毁坏羌地的庄稼,更严禁抢掠。

    此令一下,羌族首领们可谓长出一口气,纷纷说道,“汉果不击我!”

    先零的首领靡忘在观望数日后,派人来请示赵充国,表示愿意返回故地。赵充国这次没有擅自做主,而是写成奏章,发往长安,等待刘询的批复。

    奏章来回需要些时日,靡忘急得跳了脚,担忧汉廷不肯宽恕他,于是亲自前往赵充国的营帐拜访。

    汉军所有将士听说反贼的首领来到帐中,纷纷表示要杀了他,建议后将军千万不要手软。

    赵充国皱着眉,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哪,只考虑一己私利,却没有考虑国家”。

    他热情地款待了靡忘,并得到了靡忘永不再叛的承诺。恰在此时,朝廷批复的玺书也已经送到,玺书中没有赦免靡忘的罪,但也没有惩处他,只要求他将功赎罪,保一方平安,报效汉廷。

    靡忘自然感激涕零。

    神爵二年(前60年)五月,羌族地面除了少数顽固分子,叛乱基本被扑灭,赵充国打了报告回长安。

    刘询下诏应允,赵充国回到长安,他的友人浩星赐迎接赵充国,提醒他尽量要归功于许延寿和辛武贤。浩星赐的提醒是好意,是为了避免赵充国受人嫉妒,功高震主。但赵充国拒绝了,他认为自己已到了人臣极点,除了忠君为国,没有什么需要顾忌的。

    他的据实报告得到了刘询的嘉奖,赵充国官复卫尉,辛武贤还是做他的酒泉太守。

    辛武贤折腾了一番,没有升官,他把这笔帐都记在了赵充国头上。

    在回酒泉前,他举报赵充国之子赵卬泄露了刘询的机密,之前赵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