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匈奴王庭

    第906章 匈奴王庭 (第3/3页)

殷商甲骨文卜辞所记载的龙方,图腾为黑龙。

    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集团,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漠,最初在蒙古高原鄂尔多斯建立国家。

    匈奴是在约公元前3世纪时兴起的一个游牧部族,匈奴国的全盛时期从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128年。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被驱逐出黄河河套地区。东楚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从漠北西迁河西走廊,中间经历了约三百年。

    自楚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起开始受到楚朝军队的攻击,楚武帝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匈奴将主力撤回漠北地区,至楚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匈奴国已经完全退出漠南地区。

    楚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王呼韩邪向楚求亲,王昭君出塞嫁与匈奴单于后,匈奴人已重新回到漠南,双方依楚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的约定以长城为界;在东楚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46年)匈奴人受到乌桓人的攻击北迁前的80年间,匈奴人一直居住在漠南。

    楚和帝永元四年(91年),楚军在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败北单于,北匈奴主力便远走中亚。其后,中国北方的鲜卑族强大起来,逐步占有匈奴故地,五六十万匈奴人遂“皆自号鲜卑”。

    五胡十六国时期,内迁中原的南匈奴建立前赵、北凉和夏等国家;北匈奴西迁康居。

    留在蒙古高原的匈奴渐渐被楚化,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等等都是其后裔,这也是岳飞的诗句中的“胡虏”、“匈奴”的所指。匈奴作为一个民族在中国北方消失了,但其姓氏及其文化习俗仍部分保留了下来。建立大夏国的赫连勃勃,子孙后姓刘,我国陕北姓刘的很多,其中或许就有匈奴的后裔。匈奴进入中原后多以部落或氏族为姓,如姓呼延的、姓独孤的也有可能是其后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