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章 魏国的援军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1211章 魏国的援军 (第1/3页)

    我们的大军和楚威王的部队会师了,我们的部队想对付那个厉害的司马错,司马错是一个厉害的兵将,他曾经有过许多对付那个楚国,魏国和齐国的方案。

    那个司马错对秦王说:“我们的大军对付那个巴国,蜀国都是可以的。”

    司马错的话,让那个秦国的国王很开心,他对司马错说:“我们只要灭亡了那个巴国和蜀国,那么可凉的楚国将成为我的瓮中之鳖了。”

    楚威王也是考虑到这个原因,才和我们结成了联盟,我们一起出兵对付那个可怕的秦国。

    甚至,齐国和赵国也感受到了那个秦国的可怕。

    司马错之孙司马靳,为武安君白起副将,起获罪,靳遂同遭赐死。

    秦惠文王九年巴蜀相攻,秦惠文王欲趁机灭蜀,却因韩侵秦而举棋不定。张仪主张先攻韩,司马错力排张仪之议,认为伐韩将导致诸侯合纵对秦,伐蜀则既可得其人力物力以充实军备,又可占据有利地势顺水而下攻楚。这议为秦王采纳。同年秋,即与张仪、都尉墨等率军从石牛道伐蜀

    秦国平定蜀国:秦国南方是汉中,可以知道在秦躁公前442年时,秦国已经控制了包括南郑等地的汉中,《六国年表》记载在前441年,南郑叛乱。秦惠公十三年,前387年蜀国侵占了秦国的南郑,控制了汉中,以后数十年,都是蜀国控制汉中,秦惠王即位的前337年,蜀国还派人来朝贺,秦国是了解进入汉中蜀国的褒斜道路的,张仪传也是说秦王觉得道路凶险难走到。

    蜀国在秦国南方是大国,就像司马错说的,还是戎、狄首领,当时在西南地区还有巴、丹、犁、苴、滇等国,其中蜀国最大。“蜀王封其弟于汉中,号曰苴侯”。当时秦国的汉中确实是被蜀国占领,该书记载的苴侯同巴国联合,被蜀王战败逃亡巴国,向秦国求援,无法确定。

    了蜀和苴相互攻打,都来向秦国告急,随后就发生了秦国历史上著名的辩论,相国张仪主张攻打韩国,反对出兵蜀国,司马错主张攻打蜀国,并且说明:“蜀国乱政,我们占领了天下不会认为我们残暴,取得巨大的利益人们也不会认为是贪婪,是名实一举两得,还有平定残暴的声望,比攻打韩国,劫天子的结果有利。”

    最终秦惠王赞同司马错的意见,对蜀国用兵。

    十四年丹、犁两国臣服秦国,同年,蜀相陈庄杀蜀侯来降,秦国任命公子辉为蜀侯

    秦武王元年,蜀侯和蜀相再次谋反,派楚人甘茂前往杀了蜀相陈庄,这年丹、犁两国叛乱。

    秦昭王六年,蜀侯叛,派司马错前往平定,考中记载他攻打宜阳就可以看出,作战失利,接受了秦国人左成等的建议才侥幸获胜,他前往蜀地去赐死归降的陈庄还可信,司马错是统领军队作战的统帅,六年蜀侯的叛乱,让司马错前往必然是军事平叛行动。

    秦昭襄王十二年(公元前295年),司马错当时担任国尉,率领军队攻打魏国的襄城。

    秦昭襄王十四年(公元前293年),将领白起接替司马错担任国尉。

    秦昭襄王十八年(公元前289年),司马错担任客卿,与大良造白起率军攻打魏国的垣城和河雍二城,秦军拆断桥梁夺取二城。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86年),司马错率军攻打魏国的河内,秦军打败魏军,魏国献出安邑给秦国以求和,秦国将城内百姓驱赶回魏国。

    秦军击败楚军,夺取黔中郡,迫使楚国割让出汉水以北和上庸

    在秦朝功劳最大的三位统帅中,白起过于残酷,王翦偏重战术,只有司马错的战略才能出众,也有谋略,主张仁道,值得尊敬。他的次孙司马靳也是优秀将领,曾和白起一起征战于长平之战,后亦与白起同时被秦昭王赐死于杜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