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国外不是伊甸园

    第三章国外不是伊甸园 (第2/3页)

一个传说中的人物,那是一个北欧医学奖的获得者。这是世界上的最高荣誉,老头精神抖擞。

    导师柳丽淇的教授上前就给了导师一个熊抱,他说:“亲爱的,你为什么不留在美国。如果留在美国,你也许现在已经是一个终身教授了。”

    导师导师礼貌的一笑,说:“也许,我和师兄华彼得一样,只是一个助教。”

    老教授摇摇头,说:“你和他不一样,你年轻、美丽,他的口头交流能力和文笔都不行。”

    接着,他们用鼻音很浓的美式英语谈论了一些学术问题。本来,我的英语写论文和看电影都没问题,可是他们的语速那么快,我只能听懂七成的。但是,我的眼里一道绿光闪过之后,我居然能听懂九成多了。

    在M省理工学院,我的导师举行了一场学术报告会。原来她在大洋彼岸,也是一个学术大牛。并不像网络上那些喷子说的,她只能蒙骗国人。

    不过,愤世嫉俗的学术喷子,在哪里都干不出成果。这种人,满口的别人怎么怎么不行,其实自己才是个大LOSER。

    学术报告会完后,导师柳丽淇带我去见了她的师兄华彼得。华彼得和导师的年级差不多,年级好像整整大了十岁。如果不说他是个博士后助教,我准把他当成了一个美国的华裔农场工人。

    我们在一家中餐馆见面,这家中餐馆有些朴素,甚至有些寒酸。

    华彼得在这里如鱼得水,他和侍应生开着玩笑,打着招呼。

    华彼得是HB黄冈人,他说着一口黄冈口音浓重的普通话,不过我靠着眼中闪过的那道绿光,倒也能听懂。

    华彼得说:“我在黄冈下面的一个小镇上,家里是农民出生。我在黄冈中学读书6年,黄冈因为各种历史地理原因,经济比较落后。加上我的整个家族都很穷,我们家没有什么产业,我的出路就是靠读书,中学老师们跟我们说的是,只有考上大学读书这条路才能走出去。现在我来到了美国,却混成了这样。大家都以为我跟着一个北欧医学奖的获得者,日子过得肯定不错,有谁知道。我在干完助教的工作后,还到附近的中餐馆当兼职的送餐小弟补贴家用。有好几次,我还被黑人和墨西哥裔的瘾君子打劫过。”

    柳丽淇说:“那你干嘛不回去,混个教授,再不济也能当个副教授。”

    华彼得说:“我担心自己的性格!我怕自己不适应国内的环境了。溜须拍马我什么都不会。”

    柳丽淇说:“那也好过你在这里,连个溜须拍马的机会都没有。”

    华彼得摆摆手,说:“哪里的毒蛇都咬人,不说了,不说了。”

    付钱时,导师同学的手直哆嗦,导师柳丽淇叹了一口气,给了我一个眼神,我就抢先把钱付了。

    华彼得这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导师柳丽淇眼中还有些泪花。

    她拿出一张卡,递给华彼得,说:“这里面是两万美金,密码是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