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引(一)

    楔引(一) (第2/3页)

的豪情,他正是穿过了这道剑门,开创了一段属于他的英雄史。”

    我恍然点头道,“我知道他是谁了。”

    “这个壶看起来并不十分特别,”老树提起桌上的壶,“扁身的铜壶,不大,应是便于随身携带的,用来盛水,太小,不如水囊便利,除了盛酒,我实在想不出它还能盛其他什么东西。”

    “看起来真的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仔细地瞧着那只铜壶。

    “是的,别说这件复制品,就算是原物件摆在这里,大多数人,哦,应该说绝大多数人都看不出它的特别之处。”老树径直把铜壶塞到我手里。

    我略看了一遍壶身,再翻查壶底,说,“是这个吗?这里好像刻着个字,挺模糊的,好像是……”

    “你不用猜了,那个字是‘费’。”老树说。

    这个费字显然不是特别之处,我又摆弄了一阵铜壶,便指定壶身上镶嵌的一块类似玉石的饰物说,“这里,这块玉嵌得有些偏了,不在正中。”

    老树有些惊讶地看着我,“哎哟,虽然没找到根儿,但也是点对了地方,我还不得不启用我的真诚敬佩你几分了。”

    “这也……不算很难找啊。”我压制着沾沾自喜的躁动,用平和的语气说。

    老树微微一笑,“点着壶身上的玉饰,原物的玉是真的蓝田玉,泛青,很值钱,不过,这玉并不特别,特别之处是,镶的这块玉和嵌玉的托,哦,就是这一整块,是后补上去的,并不是制壶时就有的,单从外表看不出有修补的痕迹,这只怪工匠手艺好,不过从壶里看,就能看到这个地方曾有一个不规则的破洞。”

    “洞?”我下意识地从壶嘴向里瞄。

    老树说,“这是复制品,做不出那个洞来,想看,就要去南充博物馆,第三展厅进去左数第二个展柜里就是,不过,单凭你去,恐怕只能看看外表,想拿在手里观摩,很难啊。”

    “那么,这酒壶是什么来历?是什么人的,这个被修补的破洞又是怎么回事?”我立刻压给老树一串问题。

    老树怔了怔,忽又一笑,随手拉来那个似罗盘的物件,“这个,知道是啥子东西吗?”

    “罗盘,”我不加思索地随口道,“道士用来看风水的。”

    “不,”老树微一摇头,既而又点头,“也算对一半,这叫六壬栻盘,是罗盘的先辈。”

    “六……什么栻盘?”

    “六壬。”

    “也是用来看风水的?”

    “是,你看,它这中间圆心处刻的是北斗七星图,后来这里换成磁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