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情商与智商

    第126章 情商与智商 (第2/3页)

他惊讶的说道:“郑公子,你的意思是,当今圣上于帝王心术上,是不希望朝中只剩下一党的?圣上想要的只是朝堂上的相互制衡牵制局面?”

    郑冲温然一笑道:“此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张溥沉吟良久之后,才缓缓说道:“在下明白了,郑公子高才,洞悉人心世事,黄老先生所言,君才十倍我等,果不其然。复社捐纳之事就此作罢,我等今后绝口不提。”

    郑冲心头一阵肉痛,五十万两啊。不想张溥顿了顿又接着续道:“不过,我张溥愿意个人捐纳三万两银子与安平会,若是郑公子觉得我张溥大名还是太过扎眼,可换做他人名字。”

    方以智也沉声道:“我方以智也愿意捐纳两万两!”跟着便是黄宗羲捐纳一万两、陈子龙一万五千两、徐孚远一万二千两。几人都愿意托名捐纳,不再提复社之名。

    郑冲心头暗喜,果然是孺子可教。张溥又道:“其余文人士子捐纳的银子,我们回去后可做成捐纳名册,每人捐纳多少都列明其上,最后一并交与郑公子。”

    大明朝的文人士子可真是有钱啊,其实也不必奇怪,看看范进中举就知道了,读书人一旦有了功名,都是有钱的。而复社的才子们多数都是科举落榜者,而其中绝大多数是会试落榜,能参加会试说明他们都是已经有功名的人,至少也是院试、乡试通过之人,自然不会缺钱。

    明朝这个时代涌现出了许多所谓的风流才子,同时他们也用银子为金陵秦淮河造就了一段风流史话,这些才子花钱流连烟花之地,甚至创造出了名妓的高端时光。所以,这些士子才子都有钱,捐纳钱财博个善名自然不在话下,更何况什么都不用做,还有红利可分。郑冲甚至怀疑张溥这些人就是为了分红利而来,否则捐那么多做什么?

    郑冲当即站起身来笑道:“好,不愧是复社诸君子,我代八闽百姓拜谢各位高义!”说罢便拜了下去。

    张溥急忙扶起道:“都是为了百姓,此等善举自当为之。”

    郑冲一扶即起,心头却暗想道:“若是为了百姓,为何你们要支持东林抗商税?是心里糊涂?还是只因商税是阉党的政策你们就全盘否定?”

    这个疑问郑冲并没有问出口,接着又说道:“此趟复社要举办诗会,但泉州城如此破败,城内实在不宜举办诗会,我早前与黄兄、陈兄、徐兄提过,便在我水军战船上举办诗会如何?泛舟海上,诗会海天之间,也是一段佳话。”

    张溥知道他是郑氏长子,水军调动战船他自然可以做主,当下也颇为心动。方以智却忽然道:“听闻郑公子明晚便要邀请泉州城内诸士绅富商聚会,不知可否我复社诗会与安平会这聚会一同举办?”

    郑冲闻言连忙摇头道:“此举不妥,我安平会邀人聚会,乃是说些商贾银钱之事,颇为世俗,复社诗会如此高雅之事,还是押后三日再办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