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瘟疟凶猛来

    第165章 瘟疟凶猛来 (第2/3页)

名的地方。可是,在过去几百年几千年的历史上,它是地地道道的蛮烟瘴雨之乡。清末至民国期间,这里爆发了两次恶性疟疾,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患病死亡。县大老爷的衙门里,野草长到一人多高。

    可见疟疾在古代的威力,这种病的确是要人命的病。而且这次瘟疟来势汹汹,到得傍晚时分,已经出现第一个死亡的病例!看来这瘟疟是恶性疟疾,寻常疟疾三至五天潜伏期,很少会有骤死的病例,但现在风灾才过四天,便已经有人病死,可见这场疟病定然不轻。

    “守备老爷,此趟城内军营之内已经收治了三百二十八名病患,皆是冷热畏寒,且有高热头痛症状。适才老夫过来前,已经死了一人。据老夫行医多年经验来看,此趟瘟疟乃是极重的三日疟,从病发至死,不过三数日时光,病邪极凶啊。”

    面前说话这人乃是泉州名医王德泉,只见他白发苍苍,满是皱纹的脸上满是忧愁之色。郑冲此趟布置城内防备疫情之事时,延请了城内许多名医,王德泉德高望重,便被一众大夫推举前来参加会商。

    防备疫情,郑冲格外重视,专门指派将佐领军负责,王德泉等名医也加入其中。每天军伍巡视之后,一旦发现有病患,便将人带回大营,交给王德泉等人医治。

    听完王德泉介绍今天城内疫情后,郑冲也不废话,当下便道:“此趟瘟疟虽然来势汹汹,但也并非不可防备!从明天起,各处疫情防备要谨记以下几点。其一,瘟疟乃是蚊虫叮咬传播,各处防备疫情之时,要贴出告示,告知百姓们防备蚊虫叮咬。其二,城内组织的老弱妇孺防备疫情队,要在各处灾民聚居之处,多烧蒿草,用蒿草烟气驱赶蚊虫,又或多撒石灰、米醋驱赶,总之要居住之处尽灭蚊虫!其三,还在家中居住的百姓,也要分派人手上门逐户告知防备蚊虫,若家中有病患者,要立刻带回大营来隔离医治。”

    听到这里,王德泉忍不住插口道:“守备老爷,瘟疟真是蚊虫叮咬才会染症的么?”其实直至清朝年间,人们才逐渐搞清楚疟疾传播的渠道和方式,在明末还并不清楚,只认为疟疾是一种瘴气所致。

    当下郑冲皱眉道:“瘟疟乃是水中一种疟虫所生,蚊虫栖息水中,便带了这种疟虫,而后蚊虫叮咬人身,疟虫便进入体内,人就得了瘟疟。此时不是争论这个的时候,你们按我说的做便是了。”

    众人也不敢反驳,帐内懂医术的只有王德泉一个,他听了郑冲话后,喃喃自语,似乎还是想不通。

    郑冲也没管他,继续说道:“其四,城内和城外大营都要建起隔离病患的营区,营区之内病患许进不许出,一应所需都由外面供应。其五,各处加紧收购药材,城内几处都要熬制防备疫情的汤药,要保证每个灾民都能喝药预防。我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