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火枪与弓箭

    第250章 火枪与弓箭 (第2/3页)

光和硝烟意味着什么,但他们毫不畏惧,依旧顶着皮盾往前冲锋。一枚枚铅弹带着巨大化学能产生的势能扑面而来,在五十步内,轻松穿透了皮盾上面的牛皮,铮铮之声不绝于耳,原来八旗兵皮盾之下是铁盾,他们用牛皮包裹铁盾,增强了盾牌的防御。但这种防御并非百分之百有效,还是有很多八旗兵瞬间被铅弹击倒在地。

    叶臣在前队阵后面如止水的看着前方阵线,这种情形他早已经习惯了,大明军队依仗的就是火器,假如没有火器,大明军队早就被八旗军赶到南方去了。

    “放箭!”叶臣大声喝道,命身旁的八旗弓手开始抛射箭矢!尚可喜所部炮队覆灭后,后金军能压制明军火力的也只剩下箭矢了!

    女真人号称弓马无敌,其实他们的弓箭之利甚至更甚骑兵!这些在白山黑水之间长期从事渔猎的人,他们手中的弓箭是从小就练就的。强大的复合弓能提供巨大的势能,特制的破甲箭头能轻易凿穿明军铠甲,而且弓箭射速极高,明军的火绳枪射击一次。八旗兵已经射出两至三箭了。

    满人的弓因为环境文化,及追求使用效果,所以有意牺牲了弓的远射能力,但近距威力是很大的,即使用低磅数的清弓,(五十磅至七十磅)配上精良的穿甲锥,在五十米内都是很难防御的,如果是重磅弓(弓力百磅以上),配二两重箭,那五十米内完全可能有效穿透最好的重甲。清代计算弓力单位以“力”计,一个力为十斤。满清入关时弓箭射程是百米左右。中国早已经有最大射程和有效射程的概念,以宋代的弓种情况看,弓的最大射程一般在两百米左右,有效射程在一百二十米以内。也就是说,双方真正展开战斗队形后进行弓箭的有效交火,是在相距100米这个距离上。

    郑冲站在土垒之后,静静的观看着这场战斗,他发现其实八旗兵也并非战斗力惊人而无敌,他们引以为傲的弓箭也好,骑兵也罢,其实郑冲都有办法破之,但惟独令郑冲头痛的是八旗兵的士气和军纪!

    从战斗开始之后,八旗兵遭受了与尚可喜所部同样的火器打击,他们身上的铠甲和手中的皮盾并没有带来额外的防御加成,相反他们不像尚可喜所部叛军那样猫着腰冲锋,他们挺值了身子,大声呐喊着冲上前来,即便中枪倒地,也是面前前扑到!

    八旗兵的士气始终高昂不堕,就好像后世红衣龙虾兵那样,迈着坚定的步伐,扛着对面敌人排队枪毙的打击,走到敌人最近距离才开火一样,他们不畏惧死亡,前仆后继,一直在冲锋!而后面的八旗弓手也是顶着明军火力,和明军对射!若换做是明军遭受这样的打击,只怕早已经崩溃投降了。

    保持旺盛的士气,除了八旗制度赏罚分明的激励之外,严酷的军纪也是保障八旗兵战斗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很可惜,当满人入关之后,军纪开始废弛,八旗兵的战斗力也就迅速下降,征讨南明和其他地方多数是绿营兵完成的。

    当第一轮箭雨降临的时候,郑冲身旁的于孟熹举起藤牌替他遮挡头面,只听得噗噗数声,满人那沉重的破甲箭居然穿透了藤牌,箭头在郑冲头顶上停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