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开万里海权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436章 开万里海权 (第1/3页)

    在海上航行八天之后,龙须号和奋威号平安抵达了福建泉州安平港,郑氏的老巢就在这里。

    在龙须号甲板将台上,坤仪公主一身杏黄常服在身,仪容端庄秀雅,一双美目望着远处晨曦间异常忙碌的安平港,脸上渐渐浮起惊讶的神色来。

    只见晨曦海天之间,绵延曲折的海岸线上,安平港好似一只巨大的螃蟹,以安海镇为中心,巨大的两只蟹钳朝着两边海岸辐射开来。

    在沿途小岛灯塔标记之下,进出海港的航路被标记得一清二楚。数十艘大小船只正井然有序的进出海港,桅杆如林,风帆如墙。海港内的十余座码头、造船厂、船坞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装卸货物的工人、运送货物的商贾、叫卖商品的商贩、往来巡逻的兵丁比比皆是。

    港内码头、商栈、货仓、造船厂、船坞、客栈、饭馆、店铺鳞次栉比,看似繁多,但却井然有序。往来道路皆用水泥铺就,平滑坚实,并无其他港口那种车马一过,黄灰冲天的景象。

    “好个安平港,不愧是郑氏治理下的第一私港。”坤仪公主私港二字咬得颇重,语气略显凝重。

    一旁郑冲笑了笑道:“殿下莫不是有些吃味了?”

    坤仪公主叹口气道:“是有些感慨而已,本宫也知道,这安平港成为你郑氏私港也并非你们所愿。”

    顿了顿坤仪公主缓缓说道:“本宫记性好,倒也知道这安平港的变迁。元末之时,泉州发生亦思巴奚兵乱,加上洪武四年又下令禁海,成化八年朝廷把泉州市舶司迁福州,原本该是第一大港的泉州刺桐港逐渐衰落。而安平地处府治偏远之海隅,官府控制力弱的特殊地理条件,民间私贸反而活跃。”

    郑冲颔首道:“殿下所言不错,若无刺桐港衰落,便无安平港崛起。大明海禁,但百姓们总是靠海吃海的。福建此地,八山一水一分田,素以地少人稠著称,沿海百姓只能以海为耕。做海商,冒着被官府捉拿的风险下海,也是安平百姓们的无奈之举。”

    坤仪公主微微一笑道:“郑氏也是善贾传统的安平商人出身,当年下海为盗,也是朝廷所逼,这点本宫知道。行商则襟带江湖,足迹遍天下;贸海则文身之地,雕题之国,无所不至;货殖则南海明珠,越裳翡翠,无所不有。”

    郑冲闻言赞道:“殿下见微知著,臣有所不及。想我安平海商,经商行贾,力于徽歙。且农、儒、童、妇,亦皆能为商贾,安平此地,十家而七,以贾为业。我等安平海商,常年冲风突浪,争利于海岛夷域,近者一岁归,远者数岁始归,过邑不入门,以异域为家,挟重赀,浮海岛外为业。而安平此地,久而久之便成了最大的民间私港。但安平港从前诸多海商往来,又有红毛外夷为祸,是以混乱无序。家父乃安平人氏,登岸招安后,便着手整顿治理,方才有今天的秩序井然。”

    坤仪公主点点头道:“本宫知道,若无郑氏、若无安平港,大明一半以上的丝绸、茶叶、瓷器都难以销往海外,郑氏的功绩并不在这小小的私港治理之上。”

    郑冲哦了一声奇道:“那公主以为我郑氏最大的功绩在于何处?”

    坤仪公主指着往来进出的商船道:“沿海商民因海禁而无以为生,迫不得已下海为私商,为了躲避官府追缉,摇身一变就成了倭寇。本宫知道,其实大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