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崇祯的忧愁

    第457章 崇祯的忧愁 (第2/3页)

打的人也受不住啊。

    崇祯摆摆手道:“不必,去把坤仪公主的那封书信给朕拿过来。”

    王承恩领命后,便在宽大的御案一方内匣中取出坤仪公主的书信来,送至崇祯面前。对于崇祯来说,一些重要的书信和奏折,他都会命秉笔太监誊录后用这个内匣装好,以备翻阅查询。一般里面的书信和奏折都是誊录的,原本该交内档注记官存档,但坤仪公主这三封书信自陆续送到京城后,崇祯没让秉笔太监誊录,就直接锁到内匣里去了。

    也不知道坤仪公主这封从福建送回的书信内写了什么,总之崇祯皇帝每当愁眉不展时,便会命人从内匣中去出来好生看看。

    坤仪公主自从离宫去福建之后,总共送了三封书信回来。第一封是从山东莱州府送回,一封是从江南松江府送回,第三封便是从福建泉州府安平送回。

    三封书信都被崇祯锁在了内匣之中,而崇祯看得最多的还是后两封书信。

    王承恩没有看书信的内容,这是皇帝贴身太监该守的禁忌。主子让你看的东西一定要看,不让你看的东西,打死也不能看。所以王承恩并不知道书信的内容,虽然他已经很多次经手这几封书信了,但上面的字他一个都没看。

    还是和前几次一样,原本愁眉深锁的崇祯,看了书信后,愁容渐消,神态也轻松起来。王承恩心想,或许坤仪公主在书信中写了许多宽慰她父皇的话吧,看来宫中传言不错,公主殿下便是极得皇上宠爱的,就连她的几封书信都能让皇上暂时忘记了忧愁烦恼。

    正看书信时,殿外来报,说周后奉了宵夜过来,崇祯闻言连忙命人请进。少时,只见周后一身朴素的常服在身,枭枭婷婷的步入殿来。

    “皇上,该用些食补了。”见礼毕,周后接过宫女手中的食盒,亲自将食盒里的一碗米粥端至崇祯面前。

    见得这米粥,王承恩连忙服侍崇祯用了一些,今晚崇祯似乎胃口不错,一碗粥都喝完了。

    崇祯皇帝每天早晨三四点就起来批阅群臣奏章,废寝忘食,今岁更是曾三月不知肉味。之前王承恩见此情景,内心十分焦急,不得已禀报周皇后,周皇后苦口婆心,极力劝说,皇上才勉强进了点肉食。

    后来自坤仪公主从江南寄回书信后,听闻书信中附了好几个食补方子,周后命御医和尚膳监的人看了那食补方子后,两边都觉得此食补方子大妙。于是从那时候起,每天周后都会亲自做下几道吃食来,送给崇祯皇帝进补。

    据说这食补方子用的材料也不算稀奇,但就是颇有疗效,崇祯服食之后,面色也红润了许多,精神也渐渐好了起来。

    别看今晚这米粥看似简单,王承恩听说这米粥里有鸡鸭鱼肉的肉汁在内,还有好几味温补的药材在当中,可是格外滋补的,而且味道颇为不错。

    喝完米粥后,崇祯长长舒了口气,看着周后笑了笑道:“梓潼,辛苦你了。”

    周后温婉一笑道:“这食补方子是坤仪替皇上求来的,皇上受用,那便最好。”顿了顿周后柔声道:“皇上,天色不早,该就寝安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