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陈说讨倭事

    第462章 陈说讨倭事 (第2/3页)

。”

    “父皇英明,郑芝龙对儿臣说过,既然倭国水师乃是一个隐患,当尽早除去。今岁辽东建奴未敢入关,川中流寇也忙着自相残杀,虽然有白莲逆贼在荆襄起事,但也只是疥癣之疾。是以郑芝龙便想趁此机会,出兵倭国,利用这段时日,迅速剿平倭国水师。倭国四面环海,若无水师,便如同无牙老虎,不足为虑。若是错过这个机会,明后年建奴复来,郑氏抽兵将北上拒敌,这时候倭国忽然兴兵犯我海疆,便首尾难顾了。”

    这些话原本是郑冲和小公主说的,郑芝龙压根就没见公主几次,即便见面也是客套的官面话,绝不会说这些。小公主是想到刚才自己游说父皇的时候,多提了几次郑冲,便被母后察觉什么,甚为不妥,是以这回就不敢再提郑冲。

    崇祯闻言,重重的点点头道:“郑芝龙是想解除后顾之忧,而后专心应对建奴?”

    这时候小公主迫不得已,只得提到了郑冲:“正是,郑冲此趟回福建后,与郑芝龙商议辽东兵事。今岁建奴铩羽而归之后,又闻建奴之内因《建奴秘史》一案而掀起朝局动荡,估摸着建奴将会有大半年时光不敢兴兵。郑冲认为此刻正是发兵倭国的最佳时机,而且近日闻得倭国也适逢内乱,有天主徒因受压迫太甚,在九州岛起兵。郑氏认为此刻正是发兵讨伐倭国水师的最好时机,但大明将士并不会踏上倭国国土,只需将它水师剿平,封锁海路便可。”

    “儿臣记得当时郑冲说过一句话,如今我大明水师冠绝东海,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坤仪公主眨眨眼睛笑着说道:“父皇,儿臣以为这时候也正是发兵倭国的好时机。”

    崇祯思忖片刻后,微微一笑道:“这郑氏对讨伐倭国如此热心,恐怕还另有原因吧。”

    坤仪公主颔首道:“父皇英明,儿臣回来的途中也曾多番与郑冲说起此事,探过郑冲口风。虽然没有从他口中得到确实的答话,但儿臣从只言片语中也能推断出一些端倪来。”

    崇祯哦了一声道:“皇儿但说无妨。”

    “儿臣推想,郑氏之所以如此积极讨伐倭寇,而且还得到福建上下支持,原因无非有三。一则福建沿海百年来屡受倭寇侵犯,与倭国有世仇,如今水师精强,自然上下都想兴兵问罪,最好便是一战定乾坤,一劳永逸的解决百年倭寇之患。”

    崇祯闻言点头道:“是,东南沿海苦倭患久矣,官民百姓无不痛恨倭寇,兴兵问罪,确是民心所向。”

    “其二便是事关海路畅通,保安平会海贸。如今安平会海外贸易已然扩展至朝鲜等地,而与倭国海贸始终只限于九州平户一港,且与倭国海贸,多受刁难。又兼北上海贸之路今后将会日益繁盛起来,安平会担忧今后若是海贸兴盛了,引来倭寇觊觎,会引舟师为海寇,劫掠安平会商船。是以安平会上下也支持此刻出兵讨平倭国水师,先将隐患解除。安平会中许多股东都是福建士绅商贾,因此上下也才会支持此趟郑氏出兵。”

    顿了顿,坤仪公主狡黠的一笑道:“父皇,待得我皇室入股之后,这安平会便也有我皇家利益在内。父皇是支持出兵讨平倭寇,保安平会商贸之利呢?还是隐忍不发?”

    崇祯闻言,不禁莞尔:“你这个小丫头,原来是在这里等着父皇呢。”顿了顿,崇祯想了想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