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学堂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四十七章 学堂 (第1/3页)

    方家的孙辈一共有十个孩子,看上去子嗣兴旺的很。但细究起来,嫡出的孙子却只有方梓泉、方梓南两人而已。

    而方梓南,也只是方穆庶出的方孰丰和白氏诞下。论起来,嫡出的儿子,竟然就只得方梓泉一人。

    姑娘们一共有六位之多,嫡出的就占了四位。

    所以,这么一看,这一辈中有些阴盛阳衰。若非如此,方孰玉也不会在方老夫人的要求下,连接抬了两名姨娘起来。

    姑娘们多,便分作了两辆车,少爷们一共坐了一辆。要同时供这么多孩子读书,不提笔墨纸砚,光是养这马车就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方穆好歹也是四品京官,总不能让他的孙子孙女出门坐骡车,受人耻笑吧。

    所以,内里再怎么难,这出行的门面司岚笙也得绷足了。

    幸好学堂有规定,进学时,姑娘、少爷身边只能留着一个伺候的人,无形之中节省了不少出行相关的开支。

    修文坊里,住的都是当朝官阶相近重臣高官。比如鸿胪寺卿乔家、礼部尚书吴家,那都是三品大员,掌管着一方衙门的正印官。

    往下,还有几家比如像方穆这样的四品官。

    彼此之间既是邻里,又是同僚,因不同的政治主张和分属不同的派系,在朝堂上存在着竞争关系。这么几家人,关系微妙得紧。

    不过,坊内众人都有一个共识,争执归争执,子女的教育是头等大事。

    他们都是靠科举出仕,不比得勋贵之家。有爵位的人家里,子孙再没出息,也能衣食无忧,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安享富贵荣华。

    文官则不一样。

    哪怕是耕读传家的望族,每一代也必须得培养出一两名有出息的子弟出来,才能延绵这份富贵。

    而且,修文坊里官阶最高也就是正三品的吴尚书和乔寺卿,还没有出一个二品以上,能入主集贤院、宏文院的大学士。

    做官做到了他们这个地步,自然想要更进一步,入主政事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