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父母的欣慰

    第四十六章 父母的欣慰 (第3/3页)

,在村子其实也很常见。早年总有人说,希望儿女有出息能进城。但不少有出息进了城的儿女,却大多把父母留在了村里。

    并非说那些儿女不孝顺,而是很多年龄大了的父母,根本不愿进城。在这些老人看来,他们宁愿待在村里,没事操着渔船出海撒两网,有鱼没鱼都觉得舒坦。

    进了城,天天关在笼子一样的楼房里,跟别人也聊不到一块。待在村里,无论大人小孩都认识。出门转转,总能找到聊几句的人。这样的生活,才是很多老人所需要的。

    只是很多时候,村民看到这些老人,一年到头看不到儿女回家,也蛮替他们婉惜的。子女是有出息了,可没办法孝敬父母。这样的出息,真是老人们想要的吗?

    听三婶这样一说,徐母虽然觉得有些道理,可嘴上还是道:“别提那小子!知道今天我跟他爸过来,还带着丫头到处跑。他俩回家这段时间,没少麻烦你们吧?”

    “嫂子,都是一家人,又何必说两家话呢?真要说的话,我挺喜欢他们待在村子里。有事没事,小雅那丫头都会过来陪我说说话,我这心里高兴啊!

    唉,都怪我这身子不争气,要是当年还能要个丫头,我估计做梦都会笑醒。生个儿子,一年到头都看不到几次,真不知道生这儿子有什么用!”

    在很多母亲嘴里,孩子终归是别人家的好。可真要有人惹到她们孩子,这些当母亲的人,也会让伤害她们孩子的人知道,她们的孩子是全天下最优秀的。

    事实上,此刻待在虾岛的兄妹俩,不是不想去接父母。更多还是徐海宝知道,有些事说的再多,不如让父母亲自去感受一下此刻村子的氛围。

    虽然这次在很多人包括父母看来,徐海宝当了一回‘钱多人傻’的冤大头,可徐海宝相信父母回村之后,不用他去多说什么,村民会告诉父母,他这钱花的值。

    父母更多是心疼二十万,要是父母知道在老屋里,还藏着几十个‘二十万’,想来他们也就不会生气了。毕竟,钱都是徐海宝赚来的,这二十万也没乱花。

    至少有一点徐海宝非常清楚,那就是在父母眼中,他们同样希望徐海宝不要忘本。那怕家搬进城,却也不能忘记,他们一家是从渔村走出来的。

    现在能帮村子做点事,又不至于让徐海宝伤筋动骨,相信父母也会理解徐海宝的良苦用心。配上这几天特意准备的美食,徐海宝相信这顿骂,应该能躲过去。

    毕竟,身为儿子,徐海宝也不想让父母生气。可有些事情,单凭言语去解释,关心过度的父母未必能听进去。稍稍缓一缓,更有利于解决家庭内部矛盾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