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 进步

    第八百七十一章 进步 (第2/3页)

    朱罗国自然在此地布置的有军队,其河口地区还有两艘小型三角帆船在游荡。老远就发现了驶来的中国舰队,那桅杆上悬挂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后者本就是民国的海军旗。这比那龙啊甚的有型多了。

    两艘小船第一时间就发现了悬挂着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齐军船只,面对如此强敌,这两艘小型三角帆船果断无节操地转身开始了跑路。

    不过在河口处它们还是被两艘小型纵帆船给追赶了上。

    十年时间啊。新式帆船在陆齐水师中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尤其是上缘斜桁帆的出现。

    这玩意儿的出现与陆皇帝一点关系也没有,纯粹是船舶司的大师傅们自己想出来的。

    新式帆船繁琐的操作和所费人工之多始终是其最大的‘缺陷’,对比传统硬帆船么。在一艘艘实验船的制造和试航过程当中,船舶司便就发现,软帆船虽然有速度快、船体结构相对坚实和甲板空间大,利用效率更高等优点,可它的缺点也一样明显。在气候瞬息万变的时候,帆船航行时帆装起落频繁,劳动强度特别大,故而操帆人员数量必须巨多。

    这显然是与军用舰船的要求相违背的。

    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千百年来已经习惯了操纵方便的硬帆船舶的国度里,这一缺陷简直叫人不能忍受。

    但后者的缺陷是明摆着的,硬帆对桅杆的巨大作用力就决定了桅杆的高度不能太高——在铝合金等现代金属材料没有出现的时代里,硬帆海船真的已经没有太大的改进空间。

    故而,十年中,中国的造船业,尤其是军中的战船,主攻方向始终是软帆船为代表的新式帆船。虽然它有着如此大的“缺陷”。

    船舶司也不可能看着“缺陷”无动于衷,他们进行了一次次的实验和改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就发现人员人工耗费最严重的几点之一就有三角帆的转向问题,操作太繁琐太不方便。于是,从减少人力方面考虑——为了方便转动帆桁,船舶司直接把碍事的风帆斜桁的前半部分(也就是下缘斜桁)给截断掉了。

    但是,这样一来,大三角帆失去了半边帆桁,虽然转向是方便了,可其面积也减少了一半,利用风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