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章 发配

    第八百七十三章 发配 (第2/3页)

们“刷脸”的大好机会。但有的人却从中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若是福国公【老九】能去到天竺,那才是老鼠掉进了米仓里,真正进了福窝了……”某个赵氏人物说道。

    新福不是不好。甚至可以说它已经很好了。这些年里,新福作为南洋水师的自留地,一点点蚂蚁搬家一样,已经向彼处迁移了不少汉民,为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更不要说一座座铜矿被勘探并开发出来……

    不夸张的说,面积不算小,距离中原本土很近,又有着不错的根基的新福,绝对是一‘宝地’。

    即便是此后不会再存在大的发展空间,那也足以惹人羡慕了。这是赵家把祖宗卖了才换来的好处,陆皇帝金口玉言,任你再是垂涎欲滴也无人可以改变。

    再弱小的声音也能产生影响。别看陆齐皇室内部一片风平浪静,实则那看似平静的海面底下早就有汹涌的暗潮在推波助澜。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十年前与十年后的皇室是截然不同的。

    就像那十几岁的少年与几岁大的孩童,是没有可比性的。

    赵家挺有自知之明,他们是帮了陆皇帝一个大忙,这却不代表着他们就可以翘尾巴了。十年时间里他们‘默默无名’,就是几家商行都是使人挂名。

    作为赵氏的谋主,赵不试自认赵家的脸面还无那么大,但是天竺实在是一个叫人舍不得的所在。那个地方不是一个雄心勃勃之人该去的地方,或者说它不是一个‘大华夏主义’之人要去的地方,因为其本地的‘陋习’根深蒂固,想要把它变作一片汉土,简直比征服它还要困难十倍。但对于一班只追求富贵者言,那里却又是天堂。

    “天竺之地虽有缺漏,却更便于统治。须知道,与我赵氏共治天下者从来非是那些泥腿子,而是普天下之士大夫也。其与婆罗门、刹帝利何其相似?”

    历朝历代都需要有豪门巨室的支持,天下方才安稳。从前汉中期门阀世家成型到五代十国的战乱把这些门阀世家彻底砸烂砸碎,赵宋“承前启后”,用大规模的科举扩招取代世家门阀。这般做一是可迅速聚拢来一波忠诚于赵氏的根基,这科举某种意义上就是向赵氏输血的管道,为之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才”。而当这些‘人才’遍布朝野的时候,赵氏的根基又如何不牢固无可动摇?同时收缴兵权,以文驭武,完美的解决了武夫跋扈,武将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