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节 整军备战(2)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六十四节 整军备战(2) (第1/3页)

    这次在广州功劳作用很大魏连理,没有得到职务提升,因为周琅觉得这家伙根本就不适合做军官了,而且因为身在青楼的关系,他竟然是识字的,而且是精通文字,这个精通并不是说他有多么深厚的文化背景,完全是一种文字技能,因为上青楼的都是一些文人甚至是官员,喜欢作诗对对子,青楼根据这种情况,往往会对员工进行特训,从小在青楼长大的魏连理,就这样识字了,而且能做点打油诗之类的。资治通鉴、史记这样的书他是不读的,但说文解字、全唐诗、全宋词这样的书他却能背诵。说白了,他读书不是为了科举,而是一种谋生的技能。

    这样一番调整,如果说所有人都满意,那是不可能的,王辅茞手下旧人没有一个就任高官,而他们是最早进入軍队的人,比周琅的手下更有资历,当赵文、马大雷这些人还没到台湾的时候,他们就为了军饷加入了軍队,在科林手下受训,在周琅手下还无所事事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跟科林进攻半屏山的清军了。

    他们参加了广州之战前在台湾打的所有战斗,包括陈周全北伐时候去堵观音山清军的后路,还有阻挡台湾水师进攻左营的战斗,可他们中竟然没有出现一个千总级别的军官,他们怎么可能满意。

    可亲疏有别,在保证了他们的基本地位之后,顶多也就是有人抱怨,还只能私下抱怨。这就是权衡,但如果周琅把他们的地位拔得抬高,周琅的嫡系人马又怎么能更加忠诚,有一利必有一弊,权衡之下只能牺牲他们,成全自己的亲信。当然这次整编之后,也就没有了亲疏之别,之后是否晋升靠的就是真本事了。只是他们的地位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公平状态,因为一个把总无论怎么立功,他头顶的千总都会分到功劳,很难完成超越,因此双方的基点在此刻发生了变化,但这只能怪他们运气不好了。

    一边进行整编,一边周琅还在建设其他的制度,当然都是跟王辅茞商议的,目前他只有这一个人能帮忙,不然大多数繁重的案牍工作,都得他亲自做,工作量太大。

    “这次出征广州,我军虽然损失不大。但也有五十余人或战死,或病死。老营(周琅旧部)的官兵我之前都编过档案,也定过抚恤金的标准。新营(三千新兵)还没有编制,这就要劳烦你了。”

    王辅茞道:“大帅之法甚善!”

    周琅拿出过去编写的官兵档案,上面没个士兵都有简单的信息,包括籍贯、年龄、参军时间,经过周琅面试的军官还有简单的评价,这种细致的管理方式,虽然王辅茞没见过,但不妨碍他看出其中的奥妙,于是王辅茞连连赞叹。

    周琅不管王辅茞的赞叹中有多少是拍马屁的成分,继续说道:

    “新营的档案编制就交给你了。另外我之前许诺战死抚恤,你也写成条理,务必要简单明了,让每个人都能听懂。之后制定成册,宣贯全军。”

    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