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节 攻打东港

    第六十五节 攻打东港 (第2/3页)

直逼东港。

    东港距离打鼓港约十五六里,之间有官道相连,只是东港位于下淡水溪(高屏溪)以东入海口处,这里水面宽阔,只能用舟楫偷渡。

    周琅派赵文带三百精锐兼程前进,抢占渡口,并且搜寻渔船。此时要是有一只骑兵就好了,作为顾问,菲舍尔向周琅提出了三条建议,第一条就是组建骑兵,另外两条是制作统一的军装和打造掷弹兵。

    后两条已经开始准备了,制作几千套军装的布料一时之间无法凑足,军装的设计周琅也没确定。掷弹兵字面上的意思,投掷炸弹的兵种,17世纪的时候,这个兵种很流行,由于黑火药威力弱,为了保证足够的威力,往往重量很大,远比后来的手榴弹要重的多,所以掷弹兵都会选拔那些身材最魁伟有力的人。随着火炮技术的进兵,轻型步兵炮的出现,解决了火力支援问题,掷弹兵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可历史上掷弹兵留下的赫赫威名并没有让这个兵种消失,各国依然会选择那些身体素质优秀的士兵,组成掷弹兵,但这时候的掷弹兵其实已经是步兵了,可因为身体素质以及荣誉感,掷弹兵团一直都是各国王牌部队的称号。

    组建这么一只有震慑力的部队,周琅是很有兴趣的,但是目前軍队中还没有足够经验的老兵,挑选新兵的话,就谈不上王牌部队了。

    东港的守备力量不弱,已经打听清楚了,澎湖水师有一千人驻扎这里,台湾镇澎湖水师营的兵额只有2017名,可以说一半兵力都在这里,另外还有马步兵两千随驻。东港的防御设施跟打鼓港相当,都是有炮台、望楼等设施,过去被称为凤山犄角,另一支犄角是左营,当时左营是县城,可见这里的重要性了。而且这里的防御设施比打鼓港更完善,不像打鼓港荒废的久了,东港前几年却因为天地会的原因加固过。

    林爽文起义的时候,南路庄大田攻陷凤山县大部,台湾水师参将丁朝雄派兵收复东港,很快又被攻占,丁朝雄二度收复东港,之后一直坚持到林爽文起义被平定。有意思的是,丁朝雄两次攻打东港用的都是同一个方法,派遣间谍偷偷爬上炮台“用水注贼炮”,真不知道天地会的组织有多么混乱,竟然镇守的炮台能让敌人偷偷爬上来给大炮灌了水,而且还是两次。

    总之大炮很重要,跟打鼓港一样,有大炮的话,敌人很难攻克。所以丁朝雄才要先给大炮注水,然后才进行攻击。因此丁朝雄占领东港后,他自己很重视炮台的维护,对残破的炮台和陈旧的大炮进行了加固和更换。

    上次清军就是在凤山县失守的情况下,掌握住了东港这个要道,不但在台湾南部保住一个基地,而且可以切断屏东平原向凤山县的敌人输送军粮,最后成功平定了起义。这次成功的经验,让清军在打鼓港失守的情况下,再次选择在东港站稳脚跟,然后反攻。

    但这一次他的对手可不是天地会,而是周琅,至少周琅不可能让他们的间谍两次将自己的大炮注水,而且周琅并不愿意等着清军来攻,而是有条件就想打上门。

    周琅随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