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节 投效

    第六十九节 投效 (第2/3页)

是周琅这种,直接打下一片地方,实施占领控制。他们占地盘,只是在沿海,只是海盗间的某种默契,他们会在某些隐秘的渔村设立窝点,然后向周边的渔船和商船宣告他们的领地,向他们“打单卖票”,就是出售一种票据,俗称免劫票。持有他们这种票的,出海就不会被劫掠。但只有得到公认的大海盗团伙,才有这种权力,小团伙根本得不到承认,别人该抢的还是抢,而且没有名气,他们的免劫票也没人会买。

    他们来跟周琅结伙,就是因为看到周琅的实力,认为跟周琅结伙之后,他们就可以按照郑芝龙时代就流传下来的“海盗传统”,开始占地盘,收海税了。

    但现在周琅却要他们入帐,这是要收编他们啊,信使有些犹豫了。海上这种情况也有,杀了人家首领,吞并别人部署,尽管坏了规矩,但海盗的规矩能有什么约束力,实力就是一切。

    周琅也不强迫:“所以先生可得跟你们头领说好了,免得日后不好相见。”

    信使尴尬的拜别。

    之后这伙海盗内部就发生了一次决定他们命运的讨论。

    这只是一股不入流的海盗,出身就跟左营渔村一样,他们过去也是渔民。

    但这些年年景不好,沿海灾害频发,有没有社会福利保障,贫穷的渔村哪里有储备,因此大量渔民就活不下去,只能走上抢劫的道路。

    另外还受到多重压迫。

    来自官府的压迫是第一重,嘉庆年间两广总督吉庆奏报,“粤东沿海穷民,素无恒产,类皆自造渔船,出海采捕,稍获微利,养瞻身家。惟查从前滨海州县,往往借给船照需索陋规,而炮台弁兵及海口巡检,复以稽查验照为名,到处勒取规银。运盐船只硬要鱼虾,扰累多端,以致穷蛋所得鱼价,除应付规费外,所剩无多,不足以供养活,不免饥寒,遂起盗心,竞有出海为匪。”

    渔民要打渔,就要造船,官府每年还要重新核实,于是沿海州县的一些官吏就会借机卡要,称之为陋规;等到出海打渔或者贸易的时候,沿途水师官兵都会盘查,不给好处就要扣船,抓人,且故意刁难,运盐的船只偏偏管你要鱼虾,打渔的船,管你要盐,没有就只能给银子。

    连两广总督都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可见已经多么严重。

    另一重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