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节 正规军

    第七十七节 正规军 (第2/3页)

周琅的要求。最后试来试去,采用瓜皮帽加遮阳帽檐的设计,然后加上一个帽徽,立马就有些气势了。普通士兵也给一颗铜帽徽,压上简单的图案,目前是剑形纹,考虑日后根据某只軍队立下特殊功勋后,给他们更换专有的帽徽来增加荣誉感,比如虎头纹、龙头纹之类的。

    军装颜色,也选得比较鲜艳。这一点跟现代軍队讲究隐蔽性,采用迷彩色伪装色不同,菲舍尔介绍说,欧洲軍队都使用醒目的颜色,目的是跟平民区别开,增加士兵的荣誉感,比如英国采用的就是红色军装,因此有红衫军或者龙虾兵的外号。看在荣誉感的面子上,周琅也选择了显眼的颜色,考虑到台湾落后的手工业现状,选择了最常见的颜色,帽子使用了红色,上衣采用蓝色,裤子是素色(不印染),鞋子是黑色。

    材质采用当地特色的毛加麻混纺的特殊织物,当地俗称毛布,是当地番人妇女用兽毛和苧(苎麻)织成。因为十分结识,汉人买来做旗子,或者做包裹。周琅选择这种织物,一来是因为本地所产,来源稳定可控,二来是因为毛和苎麻的织物都比较笔挺,不像棉布穿久了之后,就容易垮下来,影响军容。

    不过番人的生产力有限,所以周琅攒了很长时间,才攒够了制作军装的布料。而且一套军装的价格并不便宜,平均下来,制作一套得十个银元;不过相对于满清官员制作一身考究的官府动辄两百两银子的价格,还算厚道。

    军装逐步发往各个营区,一开始士兵们自己穿上互相看着笑,之后是老百姓围观他们跟着笑。可当整齐的军装,配合整齐的步伐,统一的武器,开始操训之后,不管是士兵还是百姓都不笑了,千篇一律带来的纪律感自带一种森然的气势。

    除了军装,菲舍尔的建议下,骑兵也组建了。在东港缴获了一百皮军马,虽然比不上欧洲战马高大,总比没有强。而且一旦证明骑兵效果好的话,周琅不惜血本也要从印度采购一批战马回来,听说印度马是驯化阿拉伯马培育出来的,跟欧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