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节 苟且的时代

    第八十三节 苟且的时代 (第2/3页)

上京告御状,现在也只是嘴上说说,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他们就当对方是说大话,装作没听见。

    广州官府的这些反应,即便周琅不在广州,他都能猜得出来。这是古来就有的文化,所谓“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这是一个奉行强权逻辑的国度,官府对良民向来强硬,因为对方无法反抗,但对于该打击的豪强、巨寇,他们反而要诏安。

    如果周琅知道了广东官府现在对待马嘎尔尼这种行为,他一点都不会奇怪,对他来说,这不过是清王朝地方官府色厉内荏的嘴脸又一次暴露出来,他们的地方官就是如此的没有担当,如此的欺软怕硬。

    上一次他们还敢主动去英国商馆抓人,封锁商馆,扣押货物,可一旦英国人展现过一次实力后,就算英国使者威胁了这些高高在上的大人,他们也可以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

    这样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发生,到了抗日战争的时候,南京城都已经被日本人占领了,当政的国民政府竟然都不敢向日本宣战,因为不宣战还能幻想得到国际社会的斡旋,一旦宣战就没有了转圜的余地。

    这叫什么?

    这叫苟且!

    从那些在河水中打捞英国使团丢下去的死猪羊的老百姓,到权倾天下的一国元首,所有人的脊梁都是弯的,腿都是软的,每个人都想着苟且的活着,只要天下无事就好,就算天下有事,只要我无事就好。

    这个苟且的时代,从什么时候开始,周琅不知道。

    总之这种苟且,历朝历代都有,汉高祖刘邦可以为了逃脱重围,给匈奴王的小妾送礼。在国内霸道无比的吕后,可以在被匈奴单于调戏后还若无其事的回复自己老了没姿色,配不上匈奴单于,愿意送去更年轻貌美的女子;汉文帝、汉景帝,可以几十年如一日,在匈奴人不断洗劫边境的情况下,还如期给对方送去丰厚的财帛、女子。

    就连唐太宗李世民,也不得不在突厥强盛的时候,跟对方在渭水签订城下之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