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节 十三行动荡

    第九十节 十三行动荡 (第2/3页)

   琼官是而益行老板的商名,在马嘎尔尼的认识中,甚至认为石家比潘家更有钱。但其实是石家更会炫耀。历史中留下了大量西方商人对十三行商人财富的惊叹,但历史上,同样留有大量行商破产的案例,实际上这些人也只是懂得炫耀。这跟中国商人藏富的作风很相触,原因很简单,大家都希望给西方商人留下自己资本雄厚的印象,这样洋人更愿意签订订单,潘家和伍家其实也做过这种事情。

    但石家在炫耀上比潘家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愿意跟英国人做任何生意,这种商人往往急于扩张,也往往容易陷入资金链断裂的窘境。

    他们不是不想给苏楞额孝敬,只是真的拿不出现银来。

    而且他们是真的想破产,用破产来避免继续做行商这门生意,在人们印象中的巨富们,却想着逃离这个行业,当真是讽刺,但这就是事实,同文行潘家为了去掉身上的行商身份,为此花费了重金,但依然无法做到,潘有度费尽心机也只是将总商身份推了出去,让蔡世文接任而已;怡和行,伍秉鉴的父亲伍国莹甚至还卷款潜逃过,就是因为官府的勒索实在是无法支撑。

    而益行石家兄弟这次确实想借机摆脱行商身份,因此不给苏楞额任何孝敬,目的是让对方撤销他们的行商执照,在他们看来,大不了他们被整一通,而且他们已经打通了关节,是不会被整死的,所以他们有恃无恐,吃点苦头,然后换取全身而退,也不失为一个好的结果。

    但俩人做法太过分了,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

    广州围城之后,为了分担交给官府的报效,而益行石家兄弟挪用了代为保管的东印度公司资金(未交付的货款),然后被东印度公司逼债。

    而益行确实资不抵债了,但还不至于说经营不下去,事实上两兄弟就是想借机退出。所以所幸借东印度公司逼债和苏楞额勒索的机会,打算破产。

    粤海关让潘启官潘有度来负责清算,潘有度虽然推掉了身上的总商身份,但由于潘家信用好,财务状况稳定,加上其他因素,他虽然名义上不担任首名商人,粤海关却不只一次要他负起一些原本应由总商负责的义务。

    潘有度为人低调,目的其实是明哲保身,想着功成身退,保住潘家的家业,所以他并不想利用这个机会把石家怎么样,反倒是想方设法将大事化小。

    潘有度做事条理十分清楚,他知道有的钱可以拖欠,有的钱不能拖欠。他首先筹措石家积欠的关税,他跑遍了石家的亲友和合作伙伴,用连哄带吓的办法,迫使他们筹集了这笔钱,这二十万两中,叶仁官(叶上林)因为曾与石中和的兄长合作过,被迫拿出了五万两,而同文行以保商的关系,原本应负责清缴而益行关税的,却不用拿出一分钱。

    然后潘有度成功游说了贪婪的苏楞额,让对方同意而益行的清算,由十三行内部解决。

    潘有度的目的,除了不愿意让自家同文行承担担保义务外,也有保护石家的目的,以免发生乾隆四十五年的流放事件。

    可石家兄弟此时的表现却过于愚蠢,过于相信自己的关系,竟然隐匿自己财产。

    而益行名目上以大哥石中和为行商,实际业务都由他的弟弟石怀连所左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